第1330部分 (第1/4页)

氖勘�匚馈�

'14'辛未,以武安节度使马殷为楚王。

'14'辛未(二十五日),后梁太祖封武安节度使马殷为楚王。

'15'以宣武掌书记、太府卿敬翔知崇政院事,以备顾问,参谋议,于禁中承上旨,宣于宰相而行之。宰相非进对时有所奏请及已受旨应复请者,皆具记事因崇政院以闻,得旨则复宣于宰相。翔为人沈深,有智略,在幕府三十余年,军谋、民政,帝一以委之。翔尽心勤劳,昼夜不寐,自言惟马上乃得休息。帝性暴戾难近,人莫能测,惟翔能识其意趣。或有所不可,翔未尝显言,但微示持疑;帝意已悟,多为之改易。禅代之际,翔谋居多。

'15'后梁太祖以宣武掌书记、太府卿敬翔主管崇政院事务,以备顾问,参与谋划计议,在宫内承受皇上谕旨,传达给宰相执行。宰相不是进宫奏对的时候有所奏请以及已经受旨应该再行请示的,都详细记事,通过崇政院奏报,敬翔得旨后再传达给宰相。敬翔为人沉着内向,有才智谋略,在幕府三十余年,军事计划、民事政务,太祖一切都委任他办理。敬翔尽心勤劳,白天晚上很少睡觉,自己说只有在马上才能休息。太祖性情残暴乖戾,难于接近,别人不能猜测,只有敬翔能够知道他的思想旨趣。有时有不能办的事情,敬翔未曾明显说出,只是稍微表示疑难,梁太祖已经理解,多数为此改变。惮让取代之际,敬翔的谋划居多。

'16'追尊皇高祖考、妣以来皆为帝、后;皇考诚为烈祖文穆皇帝,妣王氏为文惠皇后。

'16'后梁太祖追尊高祖父、母以来都为帝、后;父亲朱诚为烈祖文穆皇帝,母王氏为文惠皇后。

'17'初,帝为四镇节度使,凡仓库之籍,置建昌院以领之;至是,以养子宣武节度副使友文为开封尹、判院事,掌凡国之金谷。友文本康氏子也。

'17'当初,后梁太祖任四镇节度使,凡是仓库的簿籍文书,设置建昌院来管理。称帝以后,以养子宣武节度副使朱友文担任开封尹、判建昌院事,掌管全国的钱财粮食。朱友文本来是康氏的儿子。

'18'乙亥,下制削夺李克用官爵。是时惟河东、凤翔、淮南称“天”,西川称“天复”年号;余皆禀梁正朔,称臣奉贡。

'18'乙亥(二十九日),下令削夺李克用的官职爵位。这时,只有河东、凤翔、淮南称天年号,西川称天复年号,其余各镇都接受后梁的年号,向后梁称臣纳贡。

蜀王与弘农王移檄诸道,云欲与岐王、晋王会兵兴复唐室,卒无应者。蜀王乃谋称帝,下教谕统内吏民;又遗晋王书云:“请各帝一方,俟朱温既平,乃访唐宗室立之,退归藩服。”晋王复书不许,曰:“誓于此生靡敢失节。”

蜀王王建与弘农王杨渥移送檄文给诸道,说要与岐王李茂贞、晋王李克用合兵兴复唐室,结果没有响应的。王建于是计划称帝的,下令告诉辖区内的官吏百九,又送书信晋王李克用说:“请各称帝一方,等到朱温平定以后,就寻访唐皇宗室的人立他为皇帝,我们再恢复藩镇之职。”晋王李克用回信不赞成,说:“发誓在这一生不敢丧失臣节。”

唐末之诛宦官也,诏书至河东,晋王匿监军张承业于斛律寺,斩罪人以应诏。至是,复以为监军,待之加厚,承业亦为之竭力。

唐末诛杀宦官的时候,诏书传到河东,晋王李克用把监军张承业藏在斛律寺,斩了一个罪犯来应付诏旨。到这个时候,又以张承业任监军,待他更加忧厚,张承业也为李克用竭尽心力。

岐王治军甚宽,待士卒简易。有告部将符昭反者,岐王直诣其家,悉去左右,熟寝经宿而还;由是众心悦服;然御军无纪律。及闻唐亡,以兵羸地蹙,不敢称帝,但开岐王府,置百官,名其所居为宫殿,妻称皇后,将吏上书称笺表,鞭、扇、号令多拟帝者。

岐王李茂贞治军很宽松,对待兵士平易坦率。有人告发部将符昭谋反,岐王李茂贞特意前往符昭家里,让左右的人全部离开,自己在符昭家里熟睡一夜而回去,所以众人心悦诚服。但他统率军队却没有纪律。听说唐室灭亡,由于兵士衰弱,地盘狭小,不敢自称皇帝,只是扩大岐王府,设置文武百官,把居住的房全称为宫殿,妻称为皇后,将领官吏上书称为笺表,鸣鞭、持扇、号令多数模仿皇帝。

镇海节度判官罗隐说吴王举兵讨梁,曰:“纵无成功,犹可退保杭、越,自为东帝;奈何交臂事贼,为终古之羞乎!”始以隐为不遇于唐,必有怨心,及闻其言,虽不能用,心甚义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