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部分 (第1/4页)

,何也?”畴曰:“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且将军既灭无罪之君,又雒守义之臣,畴恐燕、赵之士皆将蹈东海而死,莫有从将军者也。”瓒乃释之。

献帝下诏任命田畴为骑都尉。田畴认为皇帝流亡,蒙受垢辱,尚未安定,自己不能任官享受荣耀,因而坚决辞让不受。他得到朝廷回复的章报后,就急速赶回幽州。但等他回来时,刘虞已被杀害。田畴到刘虞墓前祭拜,陈放朝廷章报,并汇报其中内容,然后痛哭离去。公孙瓒知道后,大怒,悬赏捉拿田畴。捉到后,公孙瓒问田畴说:“你为什么不把朝廷的章报送给我?”田畴说:“汉朝王室势力衰微,人人都怀有异心,只有刘虞没有失去忠贞的节操。章报中的内容,对将军并没有赞美之词,恐怕也不是将军所愿意看到的,因此我没有送来。而且,将军既然杀害无罪的上级,又分视固守节义的臣僚,我恐怕燕、赵地区的豪杰之士都将跳到东海里淹死,而没有人肯追随将军。”公孙瓒只好将他释放。

畴北归无终,率宗族及他附从者数百人,扫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于世!”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敝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畴谓其父老曰:“今众成都邑,而莫相统一,又无法制以治之,恐非欠安之道、畴有愚计,愿与诸君共施之,可乎?”皆曰:“可!”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方讼者,随轻重抵罪,重者至死,凡一十余条。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与学校讲授之业,班行于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北边禽然报其威信,乌桓、鲜卑各遣使致馈,畴悉抚纳,令不为寇。

田畴回到无终县,率领宗族以及归附他的数百人,扫地而盟誓说:“刘虞之仇不报,我不能再活在世上!”于是进入徐无山中,在深险之处找到一块平地,建立营寨居住。他亲自进行耕作,以奉养父母。百姓前来投奔,数年间增加到五千余家。田畴对乡里父老说:“如今大家聚集到一起,已形成村镇,但不相统一,又没有法律来约束,这恐怕不是维持长久安定的方式。我有一个计划,愿意与诸位父老一起实施,可以吗?”大家都说:“可以!”于是,田畴制订法令,凡是相互杀伤、偷盗以及因争吵而告状的人,按照情节轻重予以处罚,最重的判处死刑,共十余条。他又制定婚姻嫁聚的礼仪和学堂讲授的课程。法令制订后,向众人公布实行,大家都乐于遵循,甚至路不拾遗。北方边塞地区的人都很敬服田畴的威信,乌桓、鲜插部落分别派来向田畴致意,并送上礼物。田畴对他们一律安抚接纳,让他们不要侵扰作乱。

'19'十二月,辛丑,地震。

'19'十二月,辛丑(二十二日),发生地震。

'20'司空赵温免。乙巳,以卫尉张喜为司空。

'20'司空赵温被免职。乙巳(二十七日),任命卫尉张喜为司空。

资治通鉴第六十一卷

汉纪五十三 孝献皇帝丙兴平元年(甲戌、194)

汉纪五十三 汉献帝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

'1'春,正月,辛酉,赦天下。

'1'春季,正月,辛酉(十三日),大赦天下。

'2'甲子,帝加元服。

'2'甲子(十六日),献帝举行加冠礼。

'3'二月,戊寅,有司奏立长秋宫。诏曰:“皇妣宅兆未卜,何忍言后宫之选乎!”壬午,三公奏改葬皇妣王夫人,追上尊号曰灵怀皇后。

'3'二月,戊寅(初一),有关部门奏请献帝选立皇后。献帝下诏说:“我母亲安葬的地方还未定,怎么忍心谈挑选后妃的事呢?”壬午(初五),三公上奏,请将献帝的母亲王美人改葬到灵帝之陵,并追加尊号,称“灵怀皇后”。

'4'陶谦告急于田楷,楷与平原相刘备救之。备自有兵数千人,谦益以丹阳兵四千,备遂去楷归谦,谦表为豫州刺史,屯小沛。曹操军食亦尽,引兵还。

'4'徐州牧陶谦向青州刺史田楷告急,田楷与平原国相刘备率兵去援救他。刘备拥有自己的军队数千人,陶谦又增拨丹阳郡兵士四千名归他指挥,于是刘备就脱离田楷,投奔陶谦。陶谦上表推荐刘备担任豫州刺史,驻扎在小沛。正好曹操军粮也已告尽,率军撤回兖州。

'5'马腾私有求于李,不获而怒,欲举兵相攻;帝遣使者和解之,不从。韩遂率众来和腾、,既而复与腾合。谏议大夫种邵、侍中马宇、左中郎将刘范谋使腾袭长安,己为内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