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部分 (第1/4页)

上。异善伺候人主意为阿谀,用事三十年,广纳货赂,欺罔视听,远近莫不忿疾。园宅、玩好、饮膳、声色穷一时之盛。每休下,车马填门,唯王承、王稚及褚翔不往。承、稚,之子;翔,渊之曾孙也。

'1'春季,正月,乙卯(初一),梁武帝任命尚书左仆射萧渊藻为中卫将军,丹阳尹何敬容为尚书令,吏部尚书张缵为仆射。张缵是张弘策的儿子。从晋、宋以来,凡是担任宰相的,都以文章、义理而自娱,唯独何敬容勤勉于各种文书,日夜不停,受到当时的嗤笑鄙视。自从徐勉、周去世以后,掌握国家大权的,在三公、卿、监、尚书这些外朝官员中要算何敬容,在门下省里则是朱异。何敬容本性忠厚而缺少文才,以维护国家的法纪作为自己的责任;朱异文思敏捷,见多识广,善于用各种手段,博得世间的赞誉。他们两个人的品行不同,但是都得到梁武帝的宠信。朱异善于迎合皇帝的意思,进行阿谀奉承,在掌权的三十年里,广泛地收受别人的贿赂,欺上瞒下,远近没有不痛恨他的。他的园林住宅的气派,古玩珍宝的华贵、饮食的精致、还有音乐与妻妾的美丽动人,都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水准。每到他从省中还家休息的日子,各类车马多得把家门都堵塞住了,只有王承、王稚以及褚翔不去他那里。王承、王稚是王的儿子;褚翔是褚渊的曾孙子。

'2'丁巳,御史中丞参礼仪事贺琛奏:“南、北二郊及藉田,往还并宜御辇,不复乘辂。”诏从之,祀宗庙仍乘玉辇。琛,之弟子也。

'2'丁巳(初三),梁朝御史中丞参礼仪事贺琛向梁武帝递上奏折,建议:“皇上往返都城南郊、北郊以及去藉田举行耕种仪式时,应该都乘坐辇而不应乘坐马车。”梁武帝同意了,去祭祀宗庙时仍旧乘坐玉辇。贺琛是贺的侄子。

'3'辛酉,东魏以尚书令孙腾为司徒。

'3'辛酉(初七),东魏任命尚书令孙腾为司徒。

'4'辛未,上祀南郊。

'4'辛未(十七日),梁武帝在南郊祭天。

'5'魏丞相泰于行台置学,取丞郎、府佐德行明敏者充学生,悉令旦治公务,晚就讲习。

'5'西魏丞相宇文泰在行台设置了学堂,选拔丞郎、府佐中品德出众、思想灵敏的人充当学生,命令他们全都在白天处理公务,晚上去学堂听讲习。

'6'东魏丞相欢,以徐州刺史房谟、广平太守羊敦、广宗太守窦瑗、平原太守许有政绩清能,与诸刺史书,褒称谟等以劝之。

'6'东魏丞相高欢认为徐州刺史房谟、广平太守羊敦、广宗太守窦瑗、平原太守许政绩显著,廉洁而有能力,特地向各州刺史去信,信中表扬了房谟等人,以便对他们进行鼓励。

'7'夏,五月,甲戌,东魏立丞相欢女为皇后;乙亥,大赦。

'7'夏季,五月,甲戌(二十二日),东魏孝静帝策立丞相高欢的女儿为皇后;乙亥(二十三日),大赦天下。

'8'魏以开府仪同三司李弼为司空。秋,七月,以扶风王孚为太尉。

'8'西魏任用仪同三司李弼为司空。秋季,七月,又任用扶风王元孚为太尉。

'9'九月,甲子,东魏发畿内十万人城邺,四十日罢。冬,十月,癸亥,以新宫成,大赦,改元兴和。

'9'九月,甲子(十四日),东魏征调了京畿内十万人修筑邺城,四十天完工。冬季,十月癸亥(疑误),由于新的宫殿建成,孝静帝下令大赦天下,并改年号为“兴和”。

'10'魏置纸笔于阳武门外以求得失。'10'西魏在阳武门外放置了纸与笔,让人们评论朝廷政治的得失。

'11'十一月,乙亥,东魏使散骑常侍王元景、魏收来聘。

'11'十一月,乙亥(二十六日),东魏派遣散骑常侍王元景、魏收出使梁朝。

'12'东魏人以《正光历》浸差,命校书郎李业兴更加修正,以甲子为元,号曰《兴光历》,既成,行之。

'12'东魏由于所采用的正光历渐渐出现了误差,就让校书郎李业兴进一步加以修正。新历以甲子为元,命名为《兴光历》,制成之后,就开始实行了。

'13'散骑常侍朱异奏:“顷来置州稍广,而小大不伦,请分为五品,其位秩高卑,参僚多少,皆以是为差。”诏从之。于是上品二十州,次品十州,次品八州,次品二十三州,下品二十一州。时上方事征伐,恢拓境宇,北逾淮、、汝,东距彭城,西开柯,南平俚洞,纷纶甚众,故异请分之。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