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部分 (第1/4页)

'6'六月,河阳军乱,节度使李泳奔怀州;军士焚府署,杀泳二子,大掠数日方止。泳,长安市人,寓籍禁军,以赂得方镇,所至恃所交结,贪残不法,其下不堪命,故作乱。丁未,贬泳澧州长史。戊申,以左金吾将军李执方为河阳节度使。

'6'六月,河阳发生军队变乱,节度使李泳逃奔怀州。军士焚烧节度使官署,杀死李泳的两个儿子,大肆掠夺几天后才停止。李泳是长安的市民,在禁军中取得兵籍,然后,贿赂当朝权贵,被任命为河阳节度使。他上任后,依恃自己交结当朝权贵的势力,贪婪暴虐,骄横不法,部下无法忍受,所以起兵作乱。丁未(十五日),唐文宗贬李泳为澧州长史。戊申(十六日),任命左金吾将军李执方为河阳节度使。

'7'秋,七月,癸亥,振武奏党项三百余帐剽掠逃去。

'7'秋季,七月,癸亥(初二),振武奏报:党项族三百多帐人马剽掠后逃走。

'8'给事中韦温为太子侍读,晨诣东宫,日中乃得见,温谏曰:“太子当鸡鸣而起,问安视膳,不宜专事宴安!”太子不能用其言,温乃辞侍读;辛未,罢守本官。

'8'给事中韦温担任太子侍读,每天早晨到达东宫,一直到中午才能见到太子,韦温规劝太子说:“作为皇太子,应当在鸡鸣就起床,然后向皇上问安,检查皇上的餐食是否正常,而不应当整天游乐饮宴!”太子不采纳他的意见。于是,韦温请求辞职。辛未(初十),被免去太子侍读的职务,仍为给事中。

'9'振武突厥百五十帐叛,剽掠营田;戊寅,节度使刘沔击破之。

'9'振武的一百五十帐突厥族叛乱,剽掠边防的营田。戊寅(十七日),振武节度使刘沔率兵击败突厥。

'10'八月,庚戌,以昭仪王氏为德妃,昭容杨氏为贤妃。立敬宗之子休复为梁王,执中为襄王,言杨为杞王,成美为陈王。癸丑,立皇子宗俭为蒋王。

'10'八月,庚戌(十九日),唐文宗册封昭仪王氏为德妃,昭容杨氏为贤妃。立唐敬宗的儿子李休复为梁王,李执中为襄王,李言杨为杞王,李成美为陈王。癸丑(二十二日),立儿子李宗俭为蒋王。

'11'河阳军士既逐李泳,日相扇,欲为乱。九月,李执方索得首乱者七十余人,悉斩之,余党分隶外镇,然后定。

'11'河阳的军士驱逐节度使李泳以后,每天相互煽动,准备叛乱。九月,新任节度使李执方抓到叛乱的为首者七十多人,全部斩首。接着,把他们的余党分遣外镇,然后得以安定。

'12'冬,十月,国子监《石经》成。

'12'冬季,十月,国子监《石经》刻成。

'13'福建奏晋江百姓萧弘称太后族人,诏御史台按之。

'13'福建上奏:本道晋江县百姓萧弘自称是萧太后的同族亲属。文宗下诏,命御史台核实。

'14'戊申,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固言同平章事,充西川节度使。

'14'戊申(十八日),唐文宗任命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固言以同平章事的头衔,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

'15'甲寅,御史台奏萧弘诈妄;诏递归乡里,不之罪,冀得其真。

'15'甲寅(二十四日),御史台奏报:萧弘虚妄欺诈朝廷。文宗下诏,命将萧弘送回原乡,并由沿途驿站供给食宿,不加判罪,希望以后能寻到萧太后的真正亲属。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六卷

唐纪六十二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下开成三年(戊午、838)

唐纪六十二唐文宗开成三年(戊午,公元838年)

'1'春,正月,甲子,李石入朝,中涂有盗射之,微伤,左右奔散,石马惊,驰归第。又有盗邀击于坊门,断其马尾,仅而得免。上闻之大惊,命神策六军遣兵防卫,敕中外捕盗甚急,竟无所获。乙丑,百官入朝者九人而已。京城数日方安。

'1'春季,正月,甲子(初五),宰相李石上朝时,半路上有盗贼用弓箭暗杀他,受了轻伤,左右侍从一哄而散。李石的马受惊后驰回他的住宅,又有盗贼在街坊的门口进行拦击,斩断马的尾巴。李石幸免于难。唐文宗得知后大惊,下令神策军和禁军六军派兵防卫宰相,同时下敕,命朝廷内外迅速派人捉拿刺客,最后一无所获。乙丑(初六),百官仅仅九个人去上朝。京城几天后才安定下来。

'2'丁卯,追赠故齐王凑为怀懿太子。

'2'丁卯(初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