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部分 (第1/4页)

'9'五月,朱玫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萧遘为太子太保,自加侍中、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加裴澈判度支,郑昌图判户部;以淮南节度使高骈兼中书令,充江·淮盐铁、转运等使、诸道行营兵马都统;淮南右都押牙、和州刺史吕用之为岭南东道节度使;大行封拜以悦藩镇。遣吏部侍郎夏侯潭宣谕河北,户部侍郎杨陟宣谕江、淮,诸藩镇受其命者什六七,高骈仍奉笺劝进。

'9'五月,朱玫委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萧遘为太子太保,自加侍中、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官职;加授裴澈判度支,郑昌图判户部;委任淮南节度使高骈兼中书令,充任江淮盐铁、转运等使,及诸道行营兵马都统;任命淮南右都押牙、和州刺史吕用之为岭南东道节度使。朱玫大行封爵拜官,目的是以此求得各藩镇的支持。他还派遣吏部侍郎夏侯潭到河北,派户部侍郎杨陟到江州淮,分别传达旨意,各处藩镇接受朱玫命令的占十分之六七,高骈因而进呈表笺劝襄王李称帝。

吕用之建牙开幕,一与骈同,凡骈之腹心及将校能任事者,皆逼以从己,诸所施为,不复咨禀。骈颇疑之,阴欲夺其权,而根蒂已固,无如之何。用之知之,甚惧,访于其党前度支巡官郑、前知庐州事董瑾,曰:“此固为晚矣。”用之问策安出,曰:“曹孟德有言:‘宁我负人,无人负我。’”明日,与瑾共为书一缄授用之,其语秘,人莫有知者。

吕用之设置的官府衙署,都与高骈相同,所有高骈的亲信及各将校中能够委任的人,都逼迫他们顺从自己,所做所为,不再向高骈禀告,可是吕用之已是根深蒂固,没有办法对付。吕用之察觉到骈有疑心,十分恐惧,便去征询他的党羽、以前的度支巡官郑和以前主管庐州事宜的董瑾,郑说:“高骈现在为时已晚了。”吕用之问郑有什么计策,郑杞说:“曹操曾经有这样的话:‘宁可我负别人,决不能让别人负我。”第二天,郑与董瑾共同写了一封信给吕用之,信中所谈十分秘密,人们都不知道。

萧称疾归永乐。

萧以身体有病为托辞回到永乐县。

初,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与朱玫同谋立襄王,既而玫自为宰相专权;昌符怒,不受其官,更通表兴元。诏加昌符检校司徒。

当初,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和朱玫共同谋划拥立襄王李,后来朱玫自己做宰相独揽大权;李昌符很恼怒,不接受朱玫封给他的官职,改变立场向兴元唐僖宗进呈表章。唐僖宗颁诏加封李昌符为检校司徒。

朱玫遣其将王行瑜将宁、河西兵五万追乘舆,感义节度使杨晟战数却,弃散关走,行瑜进屯凤州。

朱玫派遣手下将领王行瑜带领宁、河西军队五万人追赶唐僖宗,感义节度使杨晟交战后再三退却,最后放弃散关逃走,王行瑜开进凤驻扎。

是时,诸道贡赋多之长安,不之兴元,从官卫士皆乏食,上涕泣,不知为计。杜让能言于上曰:“杨复光与王重荣同破黄巢,复京城,相亲善;复恭其兄也。若遣重臣往谕以大义,且致复恭之意,宜有回虑归国之理。”上从之,遣右谏议大夫刘崇望使于河中,赍诏谕重荣,重荣即听命,遣使表献绢十万匹,且请讨朱玫以自赎。

当时,各道进贡纳赋大多都是送往长安,而不关给唐僖宗,跟随唐僖宗的官员和卫士都缺乏粮食,唐僖宗痛器流涕,不知如何是好。杜让能向唐僖宗进言说:“杨复光与王重荣一同打败黄巢,收复京师长安,彼此亲近友好;杨复恭是他的哥哥。如果派遣朝中重臣前往王重荣那里,向他申明大义,并且转达杨复恭规劝他的意愿,按理说王重荣应当回心转意归顺朝廷。”唐僖宗采纳了杜让能的意见,派遣右谏议大夫刘崇望出使河中,拿着唐僖宗的诏书向王重荣传达谕旨,王重荣当即表示听从朝廷的命令,派遣使臣向唐僖宗进呈表章,献绢十万匹,并请征讨朱政以赎罪。

戊戌,襄王李遣使至晋阳赐李克用诏,言“上至半涂,六军变扰,苍黄晏驾,吾为藩镇所推,今已受册。”朱玫亦与克用书,克用闻其谋皆出于玫,大怒。大将盖寓说明克用曰:“銮舆播迁,天下皆归咎于我,今不诛玫,黜李,无以自湔洗。”克用从之,燔诏书,囚使者,移檄邻道,称:“玫敢欺藩方,明言晏驾。当道已发蕃、汉三万兵进讨凶逆,当共立大功。”寓,蔚州人也。

戊戌(二十日),襄王李派遣使臣赴晋阳赐给李克诏书,诏书上说:“皇帝行至半路,朝廷的禁卫军发生变乱纷扰,皇帝不幸死去,我被各藩镇推举拥立,现在已接受册封。”朱玫也给李克用写了信,李克用听说拥立襄王李这件事都是朱玫谋划的,勃然大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