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部分 (第1/4页)

与司马消难联络,都没有联络上。到距离虎牢三十里的地方,达奚武怀疑情况有异变,想返回,杨忠慨然说:“我们只有前进赴死的责任,没有后退求生的道理!”于是独自带一千骑兵连夜赶到城下。虎牢城四面极为高陡,犹如绝壁,只听得城中传来一阵阵击柝的声音。达奚武亲自赶来,指挥几百骑兵退却西去,杨忠指挥剩下的骑兵原地不动,等城门开了进了城,才派人骑快马去叫达奚武。北齐镇守城池的伏敬远指挥甲士二千人据守东城,点燃烽火,严加警戒。达崐奚武感到害怕,不想保住城池,于是就大肆虏掠财物,让司马消难和他的部属先回去,杨忠带三千骑兵殿后。军队行抵洛南,都解开马鞍躺下休息。北齐军队追了过来,到达洛北,杨忠对将士们说:“你们只管吃得饱饱的,现在我们处于必死之地,贼兵怕我们与之拼命,一定不敢渡河来追!”后来果然如杨忠所料,于是才慢慢地引领军队平安回来。达奚武不由感叹地说:“我达奚武自认为是天下健儿,今天在杨忠面前算是服气了!”北周任命司马消难为小司徒。

'10'丁酉,齐主自晋阳还邺。

'10'丁酉(初四),北齐文宣帝从晋阳回到邺城。

'11'齐发兵援送梁永嘉王庄于江南,册拜王琳为梁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琳遣兄子叔宝帅所部十州刺史子弟赴邺。琳奉庄即皇帝位,改元天启。追谥建安公渊明曰闵皇帝。庄以琳为侍中、大将军、中书监,余依齐朝之命。

'11'北齐派兵援助并护送梁朝永嘉王萧庄回到江南,并册拜王琳为梁朝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王琳派其兄的儿子王叔宝率领所统辖十个州刺史的子弟去邺城为人质。王琳拥戴萧庄登上了皇帝位,改年号为天启。追谥建安公萧渊明为闵皇帝。萧庄任命王琳为侍中、大将军、中书监,其余官职依照北齐的册命。

'12'夏,四月,甲子,上享太庙。

'12'夏季,四月,甲子(初二),陈武帝向太庙供献祭品。

'13'乙丑,上使人害梁敬帝,立梁武林侯谘之子季卿为江阴王。

'13'乙丑(初三),陈武帝派人杀害了梁敬帝,立梁朝武林侯萧谘的儿子萧季卿为江阴王。

'14'己巳,周以太师护为雍州牧。

'14'己巳(初七),北周任命太师宇文护为雍州牧。

'15'甲戌,周王后独孤氏殂。

'15'甲戌(十二日),周王王后独孤氏去世。

'16'辛巳,齐大赦。

'16'辛巳(十九日),北齐大赦天下。

'17'齐主以旱祈雨于西门豹祠,不应,毁之,并掘其冢。

'17'北齐文宣帝因为天旱在西门豹祠前祈雨,不灵验,于是毁了西门豹祠,并挖开了他的坟墓。

'18'五月,癸巳,余孝顷等屯二万军于工塘,连八城以逼周迪。迪惧,请和,并送兵粮。樊猛等欲受盟而还;孝顷贪其利,不许,树栅围之。由是猛等与孝顷不协。

'18'五月,癸巳(初一),余孝顷在工塘屯驻了两万军队,连结八城的兵力以逼临周迪的驻地。周迪害怕了,请求讲和,并送兵粮给余孝顷。樊猛等将想接受和好的盟约收兵回去,但余孝顷贪图出兵之利,不许樊猛等退去,树起栅栏围住他们。以此樊猛与余孝顷开始不和。

'19'周以大司空侯莫陈崇为大宗伯。

'19'北周任命大司空侯莫陈崇为大宗伯。

'20'癸丑,齐广陵南城主张显和、长史张僧那各帅所部来降。

'20'癸丑(二十一日),北齐广陵南城城主张显和,长史张僧那各自率领所属部队来投降陈朝。

'21'辛丑,齐以尚书令长广王湛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平秦王归彦为尚书左仆射。甲辰,以前左仆射杨为尚书令。

'21'辛丑(疑误),北齐任命尚书令长广王高湛为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平秦王高归彦为尚书左仆射。甲辰(疑误),任命前左仆射杨为尚书令。

'22'辛酉,上幸大庄严寺舍身;壬戌,群臣表请还宫。

'22'辛酉(二十九日),陈武帝驾临大庄严寺向佛祖舍身。壬戌(三十日),群臣上表请皇上回宫。

'23'六月,乙丑,齐主北巡,以太子殷监国,因立大都督府与尚书省分理众务,仍开府置佐。齐主特崇其选,以赵郡王睿为侍中、摄大都督府长史。

'23'六月,乙丑(初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