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部分 (第1/4页)

海之容,但取来情,不追往咎。可汗果有诚心,则共保遐福;不然,无烦使者徒尔往来。若其侵边,亦有以待。可汗其审图之!”

'5'丙戌(初九),突厥可汗毗伽又派遣使者入朝请求和解。唐玄宗写给毗伽一封信,信中说:“过去大唐与突阙和亲,华夏人和突阙人安居乐业,两国军队也相安无事;大唐买进突厥的牛羊马匹,突厥则接受大唐的各种丝织品,双方都丰衣足食。最近几十年来,两国关系之所以不如往常,完全是由于默啜可汗言而无信,嘴里讲的是和亲,心里无时不想叛离,屡次派兵入侵,掠夺边疆地区百姓的财产,终致人怨神怒,自己被人杀死。善恶吉凶的报应,都是可汗亲眼所见。现在可汗又走上默啜的老路,先是入侵甘、凉二州,随后又派使者前来求和修好。我大唐如上天无不覆盖,如大海容纳一切,只看今后的情况,不追究从前的过错。可汗如果真有求和的诚意,则我们两国就能保持长久之福;否则就不必麻烦使者白白地往来走动。倘若突厥兵再次入侵,我大唐也早已做好了准备。何去何从,请可汗仔细考虑!”

'6'丁亥,制:“州县逃亡户口听百日自首,或于所在附籍,或牒归故乡,各从所欲。过期不首,即加检括,谪徙边州;公私敢容庇者抵罪。”以宇文融充使,括逃移户口及籍外田,所获巧伪甚众。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融奏置劝农判官十人,并摄御史,分行天下。其新附客户,免六年赋调。使者竞为刻急,州县承风劳扰,百姓苦之。阳翟尉皇甫憬上疏言其状;上方任融,贬憬盈川尉。州县希旨,务于获多,虚张其数,或以实户为客,凡得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

'6'丁亥(初十),唐玄宗颁下制命:“各州县逃亡的户口,允许在百日内自己主动申报,或在现在的住地编入户籍,或发文书回原籍申报户口,都可按自己的心愿办理。凡过期不报者,一经官府查出,一律迁徙到边远州县安置。官民人等如有隐藏包庇者,也照此处治。”任命宇文融充任朝廷使者,负责搜求逃亡流失的户口及清查隐瞒不服的田地,查出的弄虚作假现象非常多。宇文融因此被擢升为兵部员外兼侍御史。宇文融还奏请唐玄宗设置了十位劝农判官,都兼任代理御史,分头巡行全国各地。凡新近编入户籍的客户,均免除六年的赋调。各路使者在执法上竞相追求严峻苟刻,所在州县官吏又一味迎合使者,变本加厉地骚扰百姓,致使百姓苦不堪言。阳翟县尉皇甫憬上疏反映这一情况,由于玄宗正信任宇文融,所以皇甫憬反被贬职为盈川尉。州县官吏迎合上司的旨意,务求多得逃户,为此不惜虚报数量,甚至有的把户籍中原有的户也当作新增的客户呈报上去。此次共查出流失的民户八十余万,查出的被隐瞒土地的数目也与此基本相当。

'7'兰池州胡康待宾诱诸降户同反,夏,四月,攻陷六胡州,有众七万,进逼夏州;命朔方大总管王、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共讨之。

'7'兰池州的胡人康待宾诱使当地所有归降的人一同叛唐。夏季,四月,康待宾率部攻陷了六胡州,麾下已聚集了七万之众,并乘胜进逼夏州。唐玄宗命朔方大总管王和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共同讨伐康待宾。

'8'戊戌,敕:“京官五品以上,外官刺史、四府上佐,各举县令一人,视其政善恶,为举者赏罚。”

'8'戊戌(二十日),唐玄宗发布敕命:“五品以上的京官,各州刺史及京兆、河南、河中、太原四府的府尹、少尹,每人向朝廷推荐一位县令,朝廷将根据其政绩的好坏对举荐者进行赏罚。”

'9'以太仆卿王毛仲为朔方道防御讨击大使,与王及天兵军节度大使张说相知讨康待宾。

'9'唐玄宗任命太仆寺卿王毛仲为朔方道防御讨击大使,与王及天兵军节度大使张说一同征讨康待宾。

'10'六月,己卯,罢中都,复为蒲州。

'10'六月,己卯(初三),唐玄宗废除中都,又改名为蒲州。

蒲州刺史陆象先政尚宽简,吏民有罪,多晓谕遣之。州录事言于象先曰:“明公不施棰挞,何以示威!”象先曰:“人情不远,此属岂不解吾言邪!必欲棰挞以示威,当从汝始!”录事惭而退。象先尝谓人曰:“天下本无事,但庸人扰之耳。苟清其源,何忧不治!”

蒲州刺史陆象先为政崇尚宽厚简约,属下官吏百姓有罪,多当面用好言劝诫,然后让他们离开。蒲州录事对陆象先说:“明公不用刑杖,怎么能显示威风呢!”陆象先回答说:“人心都是相通的,难道这些人不理解我的话吗!如果你一定要我用刑杖来显示威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