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部分 (第1/4页)

丙寅(初四),唐穆宗任命牛元翼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任命左神策行营乐寿镇兵马使、清河人傅良弼为沂州刺史,任命瀛州博野镇遏使李寰为忻州刺史。良弼、李寰所戍守的地方位于幽州、成德之间,朱元融和王庭凑交相引诱胁迫,二人拒而不人,各率士卒坚守,叛贼最终也未能攻取。所以,朝廷对他们加官进爵,表彰他们对朝廷的忠诚。

'3'丙子,赐横海节度使王日简姓名为李全略。

'3'丙子(十四日),唐穆宗赐予横海节度使王日简姓名李全略。

'4'辛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崔植罢为刑部尚书,以工部侍郎元稹同平章事。

'4'辛巳(十九日),唐穆宗罢免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崔植的宰相职务,任命他为刑部尚书。任命工部侍郎元稹为同平章事。

'5'癸未,加李光颜横海节度、沧景观察使,其忠武、深州行营节度如故。以横海节度使李全略为德棣节度使。时朝廷以光颜悬军深入,馈运难通,故割沧景以隶之。

'5'癸未(二十一日),唐穆宗任命李光颜为横海节度使、沧景观察使,仍兼任忠武、深州行营节度使。任命横海节度使李全略为德棣节度使。这时,朝廷考虑到李光颜孤军深入,军需供给的道路很难打通,因此,分割横海的沧、景二州隶属他统辖,以便就近供给军需。

王庭凑虽受旌节,不解深州之围。丙戌,以知制诰东阳冯宿为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权知留后,仍遣中使入深州督牛元翼赴镇。裴度亦与幽、镇书,责以大义;朱克融即解围去,王庭凑虽引兵少退,犹守之不去。

王庭凑虽然被任命为成德节度使,但仍然不撤除对深州的包围。丙戌(二十四日),唐穆宗任命知制诰东阳人冯宿为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暂时代理留后。同时,派遣宦官出使深州,督促牛元翼赶赴山南东道上任。裴度也给幽州、镇州两道写信,责备朱克融和王庭凑仍然包围深州,抗拒朝命,并用忠君奉国的大道理劝说二人退兵。朱克融随即退兵撤围,王庭凑虽然率兵稍微后撤,但仍然屯守在那里不走。

元稹怨裴度,欲解其兵柄,故劝上雪廷凑而罢兵。丁亥,以度为司空、东都留守,平章事如故。谏官争上言:“时未偃兵,度有将相全才,不宜置之散地。”上乃命度入朝,然后赴东都。

元稹忌恨裴度,想让穆宗解除他的兵权,因而劝说穆宗赦免王庭凑,停止对幽州、成德继续用兵。丁亥(二十五日),唐穆宗任命裴度为司空、东都留守,仍带同平章事的荣誉官衔。谏官争相上奏,认为:“朝廷对河朔藩镇的战争还未平息,裴度有将相全才,不应任命他为闲散的官职。”于是,穆宗命裴度先到京城,然后再赴东都上任。

以灵武节度使李听为河东节度使。初,听为羽林将军,有良马,上为太子,遣左右讽求之,听以职总亲军,不敢献。及河东缺帅,上曰:“李听不与朕马,是必可任。”遂用之。

唐穆宗任命灵武节度使李听为河东节度使。当初,李听任羽林将军时,有一匹上等的好马,穆宗当时为皇太子,派身边的人暗示李听把马奉献给自己,李听考虑到自己在禁军中任职,不敢奉献。这时,正好河东缺节度使,穆宗说:“李听不向朕献马,刚直不阿,这种人一定可以信用。”于是,下达了任命诏书。

'6'昭义监军刘承偕恃恩,陵轹节度使刘悟,数众辱之,又纵其下乱法。阴与磁州刺史张汶谋缚悟送阙下,以汶代之;悟知之,讽其军士作乱,杀汶。围承偕,欲杀之,幕僚贾直言入,责悟曰:“公所为如是,欲效李司空邪!此军中安知无如公者,使李司空有知,得无笑公于地下乎!”悟遂谢直言,救免承偕,囚之府舍。

'6'昭义监军刘承偕凭借他拥立唐穆宗的功劳,擅权不法,凌辱节度使刘悟,多次当着将士的面污辱他,又纵容部下败坏法纪。他还暗中和磁州刺史张汶密谋,企图寻找借口,把刘悟缚送朝廷,由张纹替代。刘悟得知刘承偕的服谋,暗示部下士卒作乱,杀死张汶。士卒围住刘承偕,正准备杀他,幕僚贾直言进来,责备刘悟说:“您这样做,是想效法李师道吗?您怎么能知道军中没有像您一样的人,也效法您当年杀李师道那样而谋害您呢?如果李师道还有知的话,能不在地下嘲笑您吗?”于是,刘悟向贾直言承认做得不对,把刘承偕救出来,拘留在节度使府舍。

'7'初,上在东宫,闻天下厌苦宪宗用兵,故即位,务优假将卒以求姑息。三月,壬辰,诏:“神策六军使及南牙常参武官具由历、功绩,牒送中书,量加奖惟擢。其诸道大将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