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部分 (第1/4页)

'12'刘备驻军在葭萌,庞统向刘备建议说:“现在,应暗中挑选精兵,昼夜不停地兼程赶路,直接袭击成都,刘璋既不懂军事,又一向没有预备,大军突然到达,可以一举平定,这是上策。杨怀、高沛都是刘璋部下的名将,各领强兵,据守关头,听说他们多次上书,劝刘璋把将军送回荆州。将军派人去告诉他们,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您打算回军救援,并让人打点行装,表面上作出要回去的样子。这两个人既佩服将军的英名,又高兴将军离去,我想他们一定会轻装骑马来见将军。乘机把他们捉住,吞并他们的部队,再向成都进军,这是中策。退回白帝城,与荆州力量联合在一起,再慢慢策划进取益州的办法,这是下策。如果迟疑着不离去,将会陷入严重困境,不能再耽误了。”刘备同意采用庞统的中策。

及曹操攻孙权,权呼备自救。备贻璋书曰:“孙氏与孤本为唇齿,而关羽兵弱,今不往救,则曹操必取荆州,转侵州界,其忧甚于张鲁。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因求益万兵及资粮,璋但许兵四千,其余皆给半。备因激怒其众曰:“吾为益州征强敌,师徒勤瘁,而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大夫死战乎!”张松书与备及法正曰:“今大事垂立,如何释此去乎!”松兄广汉太守肃,恐祸及已,因发其谋。于是璋收斩松,敕关戍诸将文书皆勿复得与备关通。备大怒,召璋白水军督杨怀、高沛,责以无礼,斩之;勒兵径至关头,并其兵,进据涪城。

等到曹操进攻孙权,孙权要求刘备回军援救。刘备写信给刘璋,说:“孙权和我本是唇齿的相依,而关羽兵力薄弱,现在不在援救,曹操就一定夺取荆州,进而侵犯益州边界,这远比张鲁更值得担心。张鲁是个只求自保的贼寇,不足以使人忧虑。”乘机要求刘璋给他增拨一万名士兵和军用物资,刘璋只允许拨给四千人,军用物资也都只给一半。刘备就以此为借口,激怒他部下的将士说:“我们为益州讨伐强敌,士卒劳苦,而刘璋却爱惜财物,如此吝啬,怎么能使士大夫为他死战呢!”张松写信给刘备和法正说:“现在,大事马上就可完成,怎么能放弃这里离去呢?”张松的哥哥、广汉郡太守张肃知道张松的密谋后,恐怕祸事会连累自己,就告发了张松的阴谋。于是刘璋逮捕张松,把他处斩,同时,向各关口要塞守将发布文书,命令他们都不要再与刘备往来。刘备大怒,召见刘璋部下的白水军督杨怀、高沛,责备他们对客人无礼,把这两人处斩。刘备率领军队直接进驻关头,吞并了杨怀、高沛的部队。继续进军,占领涪城。

十八年(癸巳、213)

十八年(癸巳,公元213年)

'1'春,正月,曹操进军濡须口,号步骑四十万,攻破孙权江西营,获其都督孙阳。权率众七万御之,相守月余。操见其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儿子,豚犬耳!”权为笺与操,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操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

'1'春季,正月,曹操大军攻到濡须口,号称步、骑兵四十万人,攻破孙权设在长江西岸的营寨,俘获孙权部下的都督公孙阳。孙权率领七万人抵抗曹军,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曹操看到孙权的战船、武器精良,军队严整,叹息说:“生儿子应当像孙权,至于刘表的儿子,不过是猪狗!”孙权写信给曹操,说:“春水正要上涨,您应当赶快撤军。”另附的一张纸上写着:“您不死,我就不能安宁。”曹操对部将们说:“孙权不欺骗我。”于是撤军返回北方。

'2'庚寅,诏并十四州,复为九州。

'2'庚寅(初三),献帝下诏,把全国的十四个州合并,恢复为九个州。

'3'夏,四月,曹操至邺。

'3'夏季,四月,曹操到达邺城。

'4'初,曹操在谯,恐滨江郡县为孙权所略,欲徙令近内,以问扬州别驾蒋 济,曰:“昔孤与袁本初对军官渡,徒燕、白马民,民不得走,贼亦不敢钞。今欲徙淮南民,何如?”对曰:“是时兵弱贼强,不徙必失之。自破袁绍以来,明公威震天下,民无他志,人情怀土,实不乐徙,惧必不安。”操不从。既而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虑,合淝以南,惟有皖城。济后奉使诣邺,操迎见,大笑曰:“本但欲使避贼,乃更驱尽之!”拜济丹阳太守。

'4'当初,曹操在谯县时,恐怕沿长江一带的郡县受到孙权的侵略,打算把百姓迁徙现内地,问扬州别驾蒋济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说:“从前,我与袁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