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部分 (第1/4页)

'6'癸巳,诏诸礼官学士议明堂制度,以高祖配五天帝。太宗配五人帝。

'6'癸巳(初二),高宗下诏令各位礼仪官、学士们商议朝廷的明堂制度,将高祖皇帝配享五位天帝,太宗皇帝配享五位人帝。

'7'八月,己巳,以于志宁为左仆射,张行成为右仆射,高季辅为侍中;志宁、行成仍同中书门下三品。

'7'八月,己巳(初八),任命于志宁为尚书左仆射,张行成为右仆射,高季辅为侍中;于志宁、张行成仍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8'己卯,郎州白水蛮反,寇麻州,遣左领军将军赵孝祖等发兵讨之。

'8'己卯(十八日),郎州白水蛮族人反叛,进犯麻州,唐朝派左领军将军赵孝祖等人发兵讨伐。

'9'九月,癸巳,废玉华宫为佛寺。戊戌,更命九成宫为万年宫。

'9'九月,癸巳(初三),废掉玉华宫,改为佛寺。戊戌(初八),将九成宫改名为万年宫。

'10'庚戌,左武候引驾卢文操逾墙盗左藏物,上以引驾职在纠绳,乃自为盗,命诛之。谏议大夫萧钧谏曰:“文操情实难原,然法不至死。”上乃免文操死,顾侍臣曰:“此真谏议也!”

'10'庚戌(二十日),左武候引驾卢文操越过宫墙偷盗国库物资,高宗认为引驾的职责在于昼夜巡视纠查违失,却监守自盗,下令将其处死。谏议大夫萧钧劝谏说:“卢文操犯罪情形实在难以原谅,然而依法不至于判死罪。”高宗于是赦免文操死罪,对身边的侍臣称赞萧钧说:“这才是真正的谏议大夫呀!”

'11'闰月,长孙无忌等上所删定律令式;甲戌,诏颁之四方。

'11'闰九月,长孙无忌等人进呈所删定的律令式;甲戌(十四日),高宗下诏将其颁行全国。

'12'上谓宰相曰:“闻所在官司,行事犹互观颜面,多不尽公。”长孙无忌对曰:“此岂敢言无;然肆情曲法,实亦不敢。至于小小收取人情,恐陛下尚不能免。”无忌以元舅辅政,凡有所言,上无不嘉纳。

'12'高宗对宰相们说:“听说你们所在的官署,官员们还要互相观察脸色行事,大多不能完全公正。”长孙无忌答道:“这些怎么能敢说没有呢?然而徇情枉法,也实在不敢。至于说稍稍地考虑一些人表因素,恐怕陛下也不能避免。”无忌以元舅身份辅佐朝政,凡有所建言,高宗无不赞许采纳。

'13'冬,十有一月,辛酉,上祀南郊。

'13'冬季,十一月,辛酉(初二),高宗到南郊祭祀。

'14'癸酉,诏:“自今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

'14'癸酉(十四日),高宗颁布诏令:“今后朝中官员及外州有进献鹰鹘及狗马者,一律定罪。”

'15'戊寅,特浪羌酋董悉奉求、辟惠羌酋卜檐莫各帅种落万余户诣茂州内附。

'15'戊寅(十九日),特浪羌族首领董悉奉求、辟惠羌族首领卜檐莫各自率领本部落一万多户到茂州归附唐朝。

'16'窦州、义州蛮酋李宝诚等反,桂州都督刘伯英讨平之。

'16'窦州、义州蛮族首领李宝诚等人谋反,桂州都督刘伯英予以讨伐平定。

'17'郎州道总管赵孝祖讨白水蛮,蛮酋秃磨蒲及俭弥于帅众据险拒战,孝祖皆击斩之。会大雪,蛮饥冻,死亡略尽。孝祖奏言:“贞观中讨昆州乌蛮,始开青蛉、弄栋为州县。弄栋之西有小勃弄、大勃弄二川,恒扇诱弄栋,欲使之反。其勃弄以西与黄瓜、叶榆、西洱河相接,人众殷实,多于蜀川,无大酋长,好结雠怨,今因破白水之兵,请随便西讨,抚而安之。”敕许之。

'17'郎州道总管赵孝祖讨伐白水蛮族人,其首领秃磨蒲及俭弥于率领兵众占据险要抵抗,孝祖将他们全都杀死。正赶上天降大雪,蛮族人饥寒交迫,大多数人死掉。赵孝祖上奏称:“贞观年间讨伐昆州乌蛮人,开始开辟青蛉、弄栋为州县。弄栋西面有小勃弄、大勃弄二川,一直煽动引诱弄栋,想要让弄栋反叛朝廷。勃弄以西与黄瓜、叶榆、西洱河交界,百姓富足,超过蜀川地区,没有大的首领,因而容易结下仇怨,如今正好借着攻破白水的兵力,请求顺便向西讨伐,将它们安抚。”高宗敕令听从其意见。

'18'十二月,壬子,处月朱邪孤注杀招慰使单道惠,与突厥贺鲁相结。

'18'十二月,壬子(二十四日),处月部落的朱邪孤注杀死唐朝的招慰使单道惠,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