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部分 (第1/4页)

'1'春,正月,沂、海、兖、密观察使曹华请徙理兖州;许之。

'1'春季,正月,沂、海、兖、密观察使曹华奏请朝廷,将观察使所在地由沂州迁往兖州,唐宪宗准奏。

'2'义成节度使刘悟入朝。

'2'义成节度使刘悟来京朝拜。

'3'初,左军中尉吐突承璀谋立澧王恽为太子,上不许。及上寝疾,承璀谋尚未息;太子闻而忧之,密遣人问计于司农卿郭钊,钊曰:“殿下但尽孝谨以俟之,勿恤其他。”钊,太子之舅也。

'3'当初,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吐突承璀密谋拥立澧王李恽为皇太子,唐宪宗不许。待到唐宪宗卧病时,吐突承璀的阴谋仍未止息。太子听说这个消息后,十分忧愁,密派人向司农卿郭钊询问应付此事的计策,郭钊说:“殿下只要对皇上竭尽孝顺,等待事情发展的结果,而不要忧虑其他事情。”郭钊是皇太子的舅舅。

上服金丹,多躁怒,左右宦官往往获罪,有死者,人人自危;庚子,暴崩于中和殿。时人皆言内常侍陈弘志弑逆,其党类讳之,不敢讨贼,但云药发,外人莫能明也。

唐宪宗服用金丹后,常常暴躁发怒,左右随从宦官往往被怪罪责骂挨打,甚至有人被打死。由此人人自危。庚子(二十七日),唐宪宗在中和殿突然死亡,当时人都说是被内常侍陈弘志杀死的。陈弘志的同党内宫官员,为了隐瞒真相,不敢追究凶手,只是说宪宗吃金丹后药性发作而死,外人都无法辨明事情真假。

中尉梁守谦与诸宦官马进潭、刘承偕、韦元素、王守澄等共立太子,杀吐突承璀及澧王恽,赐左、右神策军士钱人五十缗,六军、威远人三十缗,左、右金吾人十五缗。

神策军护军中尉梁守谦和诸位宦官马进潭、刘承偕、韦元素、王守澄等人,共同拥立太子继皇帝位,杀吐突承璀和澧王李恽,赏赐左、右神策军士每人钱五十缗,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六军、威远营军士每人钱三十缗,左右金吾军士每人钱十五缗。

闰月,丙午,穆宗即位于太极殿东序。是日,召翰林学士段文昌等及兵部郎中薛放、驾部员外郎丁公著对于思政殿。放,戎之弟;公著,苏州人;皆太子侍读也。上未听政,放、公著常侍禁中,参预机密,上欲以为相,二人固辞。

闰月,丙午(初三),唐穆宗在太极殿东厢即皇帝位。当天,在思政殿召见翰林学士段文昌等人,以及兵部郎中薛放、驾部员外郎丁公著。薛放,即德宗朝福建观察使幕僚薛戎的弟弟;丁公著是苏州人。二人都是穆宗即位前的太子侍读。穆宗这时正为宪宗服丧,尚未亲政。薛放和丁公著常常在宫中陪伴穆宗,参预朝廷的机密工作。穆宗打算任命这两个人为宰相,二人坚决推辞。

'4'丁未,辍西宫朝临,集群臣于月化门外。贬皇甫为崖州司户;市井皆相贺。

'4'丁未(初四),唐穆宗在西宫早晚哭丧,在月华门外召见百官。随后下诏,贬皇甫为崖州司户。市民百姓都拍手叫好,庆贺除去一大祸害。

'5'上议命相,令狐楚荐御史中丞萧;辛亥,以及段文昌皆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楚、与皇甫皆同年进士,上欲诛,及宦官救之,故得免。

'5'唐穆宗与百官商议任命宰相,令狐楚推荐御史中丞萧。辛亥(初八),唐穆宗任命萧和段文昌二人均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令狐楚、萧和皇甫都是同一年考中的进士,穆宗恨皇甫和吐突承璀阴谋拥立澧王李恽,因此,打算诛杀他,萧和宦官劝阻穆宗,皇甫才得以免死。

壬子,杖杀柳泌及僧大通,自余方士皆流岭表;贬左金吾将军李道古循州司马。

壬子(初九),唐穆宗下令杖杀柳泌和僧人大通,其余方士一律流放到五岭以外的荒远之地,同时下令贬左金吾将李道古为循州司马。

'6'癸丑,以薛放为工部侍郎,丁公著为给事中。

'6'癸丑(初十),唐穆宗任命薛放为工部侍郎,丁公著为给事中。

'7'乙卯,尊郭贵妃为皇太后。

'7'乙卯(十二日),唐穆宗尊奉郭贵妃为皇太后,

'8'丁卯,上与群臣皆释服从吉。

'8'丁卯(二十四日),唐穆宗和群臣百官服丧期满,脱去丧服,穿上日常服装。

'9'二月,丁丑,上御丹凤门楼,赦天下。事毕,盛陈倡优杂戏于门内而观之。丁亥,上幸左神策军观手搏杂戏。

'9'二月,丁丑(初五),唐穆宗御临丹凤门楼,大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