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部分 (第1/4页)

�⒉赡桑�敲矗�陀Φ蔽�跹牡热似椒凑蜒�蝗绻�挥璨赡桑�敲矗�膊挥Φ彼姹愀�疑�āO衷冢�趺茨懿蝗ノ�跹牡群�┒�赖墓僭鄙暝┢椒矗�炊��颐钦庑┗钭诺娜松�偌由湍兀俊庇谑牵��笏僚昊鞒鹗苛嫉热说淖锒瘛P劣希ǘ���眨��淖谡偌�钩�ぃ�醚园哺В�缓竺��祷亍U馐保�鹗苛嫉热私竞岚响瑁�俟偃巳俗晕#�刻於嫉P幕峒移迫送觥5鹊搅醮于傻纳献嗨痛锍�⒑螅�鹗苛嫉热宋肪濉S纱嗽紫嘀q�⒗钍��寄芄恢鞒殖���淖谝惨欣荡恿醮于啥�靡宰郧俊�

'9'夏,四月,己卯,以潮州司户李宗闵为衡州司马。凡李训指为李德裕、宗闵党者,稍收复之。

'9'夏季,四月,己卯(初十),唐文宗任命潮州司户李宗闵为衡州司马。凡是当初李训指斥为李德裕、李宗闵同党的官员,逐渐迁升复职。

'10'淄王协薨。

'10'淄王李协去世。

'11'甲午,以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固言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以左仆射令狐楚代之。

'11'甲午(二十五日),唐文宗任命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固言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任命左仆射令狐楚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12'戊戌,上与宰相从容论诗之工拙,郑覃曰:“诗之工者,无若三百篇,皆国人作之以刺美时政,王者采之以观风俗耳,不闻王者为诗也。后代辞人之诗,华而不实,无补于事。陈后主、隋炀帝皆工于诗,不免亡国,陛下何取焉!”覃笃于经术,上甚重之。

'12'戊戌(二十九日),唐文宗和宰相一起从容不迫地谈论历代诗作的优劣,郑覃说:“历代的优秀诗作,没有能够和《诗经》相媲美的。《诗经》三百篇,都是当时的国人讽刺或赞美朝政得失的作品。君主派人把这些诗篇收集起来,以便了解民间的风俗和对朝政的意见,君主自己并不写诗。《诗经》以后诗人的作品,大都华而不实,对改善朝政无所助益。陈后主、隋炀帝都擅长作诗,却不免亡国。对于他们,陛下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呢!”郑覃精通经学,文宗十分器重他。

'13'己酉,上御紫宸殿,宰相因奏事拜谢,外间因讹言:“天子欲令宰相掌禁兵,已拜恩矣。”由是中外复有猜阻,人情汹汹,士民不敢解衣寝者数日。乙丑,李石奏请召仇士良等面释其疑。上为召士良等出,上及石等共谕释之,使毋疑惧,然后事解。

'13'己酉(疑误),唐文宗御临紫宸殿。宰相上奏朝政后下拜辞谢,于是,宫外有人乘机造谣,说:“皇上要下令由宰相统辖禁军,宰相已向皇上下拜谢恩了。”由此朝廷内外又相互出现猜忌,人心喧扰不安,士大夫和百姓好几天都不敢脱衣而睡。乙丑(疑误),宰相李石奏请文宗召见仇士良等人,当面消除他们的疑忌。文宗于是派人召见仇士良等人,和李石等人一起解释事情的经过,让他不要轻信谣言,猜疑恐惧。这件事因此得以平息。

'14'闰月,乙酉,以太子太保、分司李听为河中节度使。上尝叹曰:“付之兵不疑,置之散地不怨,惟听为可以然。”

'14'闰五月,乙酉(十七日),唐文宗任命太子太保、分司东都李听为河中节度使。文宗曾感慨地说:“交付兵权而不必猜疑,任命为散官而毫无怨恨,只有李听才能做到这些。”

'15'乙未,李固言荐崔球为起居舍人,郑覃再三以为不可,上曰:“公事勿相违!”覃曰:“若宰相尽同,则事必有欺陛下者矣!”

'15'乙未(二十七日),宰相李固言推荐崔球为起居舍人,郑覃再三反对,认为不妥。文宗说:“对于朝廷的公事,宰相之间不要矛盾重重!”郑覃说:“如果宰相的意见都一致,那么,肯定有人欺骗陛下!”

'16'李孝本二女配没右军,上取之入宫。秋,七月,右拾遗魏上疏,以为:“陛下不迩声色,屡出宫女以配鳏夫。窃闻数月以来,教坊选试以百数,庄宅收市犹未已;又召李孝本女入宫,不避宗姓,大兴物论,臣窃惜之。昔汉光武一顾列女屏风,宋弘犹正色抗言,光武即撤之。陛下岂可不思宋弘之言,欲居光武之下乎!”上即出孝本女。擢为补阙,曰:“朕选市女子,以赐诸王耳。怜孝本女髫孤露,故收养宫中。于疑似之间皆能尽言,可谓爱我,不忝厥祖矣!”命中书优为制辞以赏之。,徵之五世孙也。

'16'前御史中丞李孝本因参予李训诛杀宦官的密谋,他的两个女儿被诛连籍没,分配给右神策军。文宗把二人调到宫中。秋季,七月,右拾遗魏上疏,认为:“陛下以往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