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平淡淡自由自在地过一生,长命百岁。当他年长,注定要娶福晋,我任性地费尽心思让他喜爱的女孩有了匹配他的尊贵身份,让他娶了她。那是个姿色普通的女孩,但是眉目间极其灵动,很是聪慧。我也喜欢她这个儿媳妇。雍正二年,我做主向胤禛求了旨意,为他俩完婚。

胤禛答应我,孩子们的婚事会尽量征得他们的同意,尽量让他们自己挑选福晋,包括弘昌和弘吟,虽非我出,但他们是胤祥的孩子,感觉极其复杂,不容忽视。胤禛没有食言,而后为几个孩子赐婚时,几乎是顺着他们的意。一个皇帝肯做到这个地步是极其不易的,我知道他喜欢我,我几乎是把他这个弱点运用得淋漓尽致。几乎不曾见过胤禛生气,唯一见他生气便是我要求去为胤禟送一程的那天,那一天,我第一次当着他的面拿出康熙御赐金牌,用先皇的旨意来‘求’他。那一刻他的脸色如此苍白,我几乎肯定有一刻他几乎动了杀机。那块金牌决定了我的去留,何况我的心早已绝对何去何从。

乐乐是第一个获得自由的孩子。她的一个侍女在雍正元年以公主的尊贵身份代替她外嫁和亲,我很好地安排了那个侍女的家人。对于我的所作所为,胤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尊贵的希康公主风光外嫁时,乐乐悄然离开京城,暗卫之一丰宇贴身保护她。我对乐乐说,若她玩腻了就去云南只有一个要求,如果要嫁人,必须征得我的同意。她答应了,随即像只飞出笼子的鸟,展翅飞翔。

除了乐乐和暾暾,其余的孩子都选择留下,他们自己选择的路我会尊重,只是和慧和弘日兄选择留下有些出乎我的意外。后来才得知他们是想替我和胤祥分忧的那一刻,我感动无比。

雍正四年年底,我完成康熙的托付,也安排好孩子们的事情,准备抽身离开。孩子们似乎都知道了我的定夺,哭红了眼。胤祥的表情是惨淡的,虽然他答应过我若我离开绝不阻拦,我想他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真正离开他。

除夕将近时,德妃病重。她这一病让我在京城多留了大半年。我服侍她,每日陪着她。胤禛即位后,德妃和我的关系一下子亲密起来,很大程度上是胤祯的缘故吧。德妃临终前,拉着我的手哀求我。是的,她哀求我,若我离开,让我带胤祯一起走。她说当初去求康熙将我指给胤祯,只是康熙没有同意,反而狠狠罚了他。德妃用哀求的口气,双眸含泪地看着我,坚持要我同意。

这样一个弥留的人,这样一个心疼孩子的母亲,这样诚恳信任的目光,这样的眼泪,我如果能不答应。就算知道胤禛刚才已走到门外,会听到我们的谈话,我还是轻声答应了德妃的恳请。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这个轻声的一应便改变了我的计划,不能再悄然离开,必须征得胤禛的同意,也许必须拿出休书、交出康熙御赐金牌才能换得我和胤祯的自由。想到这里,就想起同样被关起来的胤俄,如果他愿意,可以一起走。

当我跪在胤禛身前,把休书和金牌高高举起的时候,听到胤禛悠长的叹息。他轻声问,终于还是决定要走么?

我轻轻点头,低声说,希望带胤祯和胤俄一起走。他听到德妃的请求没有出声,就意味他不会 反对。虽然他沉默良久,我并不着急,只是安静地跪着。

你不再是怡亲王妃,从此自由了。胤禛终于开口,声音接近叹息。

头点地,谢恩。起身,准备告退的时候,被他从身后抱住。他说,让我抱一下,一下就好。

站在原地,我没有回头,却也没有举步向前。胤禛上来抱住我,双手那么用力,几乎想要我把捏碎一般。这就是他的方式。轻轻挣脱,举步,离开。

日夜兼程,在八月十四来到大理,停在一处山庄前,山庄名曰‘踏月山庄’,字体潇洒飘逸,我看了十几年再熟悉不过,是月箫的字体。吩咐下人安排胤祯和胤俄去休息,没有意外的,在我的院落门口,正立着一个丰姿卓约的身影。

他一身白衫玉树临风。岁月不曾在他脸上留下痕迹,长期习武让他身形仍是如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一般俊朗挺拔丰姿卓约。幽深的眸子正深深凝视着我,第一次,我觉得月箫的眸子像深潭,让人不由自主的深陷下去

他一步步走向我,走得极其缓慢,每一步都走在我的心上。心跳快了起来,忽然觉得气氛有些讶异,让我呼吸不过来。轻移脚步想要退后,却仍是落进月箫的怀里。

他紧紧地抱住我,双手,不,是他的全身都在轻轻颤抖。是高兴?还是担心?心里有些了然,月箫的心思我都懂,这个世上,甚至没有人能比我们俩更加了解彼此,仿佛我们生来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