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4 章 234 (第2/4页)

能!”

萧穆:“爹信你,老三老五那边你都盯着点,别给他们机会闯祸,行了,去睡吧。”

萧守义:“儿子不睡,儿子在这儿守着你。”

萧穆:“你跟老五都守好几晚了,该让老二他们几兄弟尽尽孝了。”

萧守义这才退下。

萧缜去倒了碗温水,拿勺子舀着喂老爷子喝,喂完了继续在旁边跪着。

萧穆看看这个孙子,一时竟不知道该交待什么。

萧缜:“有我跟小满,家里事您不用操心。”

萧穆:“阿满已经被我带出来了,她那边我很放心。”

萧缜沉默。

萧穆叹道:“你啊,从小就是兄弟里面最有城府的,论兵法韬略官场权谋确实不用我操心,唯独你这性子,太冷了。”

不是冷血,而是过于理智,太理智的人做事就容易从利弊出发,甚至亲情都得为利益让步。

其实人性大多如此,不然哪里来的那么多手足相残祸起萧墙?

一个有手段的人,只要他愿意,只要他多一点耐心,是能解决亲人间的这种争端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萧穆担心的是二孙子不愿意忍不愿意浪费精力,宁可快刀斩乱麻,一了百了。

就说以前在乡下,如果没有他,如果柳初是二孙子的媳妇,贺氏敢那么使唤柳初,二孙子就能直接跟叔父那一房分家。

如果一直住在村里,分家就分了,各自种地过日子,最多有些鸡毛蒜皮

() 。

但现在一家人住在京城(),儿子不够聪明?()?[(),老三太莽老五太憨,都容易惹事闯祸,全得靠二孙子提携照看,萧穆怕二孙子没那个好耐性。

萧缜:“您放心,打断骨头连着筋,我也没您以为的那么冷。”

萧穆点点头,精力不济,又睡了。

萧缜只在边角留了一盏灯,他在床边铺了一层毡毯一床被子,和衣躺了下去。

不知过了多久,帐外传来亲兵的声音:“夫人。”

佟穗:“都谁在里面?”

亲兵:“只有二爷陪着大将军。”

然后就是一道轻微的脚步声。

萧缜依然躺着,想起白日接驾时匆匆见过的佟穗,比十八岁刚嫁过来的那会儿还要清瘦。

佟穗挑开内间的帘子,借着微弱灯光,瞧见老爷子睡了,萧缜躺在地上,似乎也睡了。

佟穗望了一会儿老爷子,就在她准备离开时,瞧见萧缜朝她伸手。

佟穗用更轻的脚步走到他身边,跪坐在毡毯边上。

萧缜搂着她的腰,将她拉到怀里抱住。

佟穗几乎才挨上他的肩膀就哭出了声,咬住他的衣裳,死死地忍着。

萧缜一下一下地轻拍着她:“幸好还有你,不然,我们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梁兵会像她砍了封蕴的头颅那样砍掉老爷子的脑袋,带去都城邀功。

佟穗哽着道:“本来可以不用打的。”

萧缜长长地换了一口气,对着帐顶道:“祖父这辈子最骄傲的事,便是他辅佐一位明君登上了帝位,我想他陪着皇上在剑阁道作战时,虽然艰难,却也痛快。”

与其一生安稳碌碌无为,不如激昂一战,走得壮壮烈烈。

腊月初七下午,帝驾回京。

在洛城的文武百官看来,兴平帝是这一战的胜利者。

因为最初是梁国、陵国一起来攻打大裕的,兴平帝调兵遣将,在大败乌国让乌国俯首称臣的同时,还击退了梁、陵二国的合兵,先是陵国在合州折损九万兵力,国力大损甚至连陵帝都因此病情加重撒手人寰,跟着就是梁国败退剑门关,折损四五员名将二十多万水师步兵。

虽然这半年多有过数次惊险,但最终兴平帝还是凯旋了,比前朝的老皇帝窦国舅神武百倍!

文武百官们喜气洋洋,太子也准备好了赞贺之词,直到亲眼看见兴平帝的满头白发,这群人才惊愕地收起喜色。

兴平帝不想损了本国军民的士气,却也不想强颜欢笑接受这些人的贺词,让众人散了,径自回了宫。

萧家这边,齐云、孙典、张文功、佟贵带南营的骑兵们回营驻扎了,萧缜叔侄几个也没有跟官员们浪费时间,簇拥着老爷子的马车回了国公府。

萧姑母已经知道了老爷子的病情,早早将周景春请了过来,两府女眷一起在门口等着盼着。

马车停了,萧守义、萧延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