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部分 (第1/4页)

周易成为了澳大利亚重点盯防的对象。

大家很快就发现了不管周易出现在中场的什么位置,只要他一拿球,在他的身边就会出现四个身穿澳大利亚球衣的球员,他们距离周易三到五米不等,不远也不近,就这么把周易直接围在了中间,切断他和其他中国队球员的联系。

这四个人的站位非常明显,明显的就像是夜空中的猎户座一样,只要天气好,你一抬头,准能瞅见。

而且他们还不仅仅是这么把周易四周的空间都分割开,澳大利亚的主教练奥西耶克一定是看过多特蒙德客场挑战曼城的那场欧冠比赛。

澳大利亚球员针对周易的动作都很大。本来澳大利亚球员就很强壮,身体占优。当他们专门想要发挥身体优势的时候,就更难搞了。

而且周易在对曼城的比赛中受了伤,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所以澳大利亚球员在动作大一点,可以让周易知难而退,让他不由自主地选择避让,从而丢掉控球权。

只要能让周易发挥不出来,那就等于限制了整支中国队。

只要限制了周易,澳大利亚从中国队的主场带走三分也就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忙了。

实际上,在比赛中,因为澳大利亚对周易的种种措施,周易踢的不是很顺畅。

开赛七分钟的时候,他就被提翻过两次了,第二次是被澳大利亚的前锋西罗斯科踢翻的。

主裁判哈桑向西罗斯科出示了一张黄牌上。

而整个朱雀体育场响起的不是嘘声,而是整齐划一的:“贼你妈!!”

西安人民用他们的淳朴和热情问候了远道而来的澳洲客人。(未完待续。)

第九十六章 机会

解说员刘宏对主裁判哈桑给澳大利亚球员吃牌给予了赞扬,他认为这会有助于主裁判控制场上局面,让澳大利亚球员知道这里是谁的主场。

但实际情况和他所想象的不太一样。

虽然吃到了一张黄牌,但这并没有改变澳大利亚的战术。

周易是他们重点盯防的对象,是他们能够在客场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怎么可能被一张黄牌吓倒呢?

有些周易澳大利亚球员会利用他们出色的身体素质来积压周易,只要动作力度控制得当,哪怕不犯规也能够起到近似于犯规的作用,反正就是不让周易舒舒服服的好好拿球。

他们对周易进行了分割包围和贴身逼抢,这双管齐下的战术,试图让中国队无法正常运转。

可以说,这个策略还是比较成功和有针对性的。

包围周易不仅切断了周易向外的传球路线,也切断了外部给周易的传球路线,再加上一个“贴身保镖”,让中国队的其他球员想把足球传给周易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周易传球给其他人了。

所以比赛一开始的时候,澳大利亚这套战术打的中国队有点狼狈,周易多次要求都未果,倒是澳大利亚在进攻中打的很活跃,通过身体上的优势,在冲撞中他们更占便宜。有些时候靠身体力量上的优势抢到球,甚至都不算犯规。

在这样的基础下,他们屡屡向中国队的球门发起进攻。

此时此刻,孙盼成为了中国队的主角,他在球门前的高接低挡,多次替中国队化解危机。

当然,郭怒和杨牧歌在防守中也很重要,如果没有他们的层层过滤,那么澳大利亚打到中国队门前的攻势恐怕更加凶猛。

不过就算能够守住不丢球,这也不是高宏博想要的结果,更不是中国的媒体和球迷们想要的。既然是在自己的主场,当然是希望能够全取三分的。这样当客场再次面对澳大利亚的时候,中国队也能显得更从容一些。

所以光防守是不行的,还是要进攻。而且如果进攻上不能威胁到澳大利亚的球门,防守上的压力只会增大不会减小。

但要怎么改善进攻?

杨牧歌可以上来接应周易,但他不敢这么做,因为他上来了,但澳大利亚球员以身体优势从周易脚下抢到球,那他们就可以直接打到后卫线前,因为自己这个中场屏障不在位。作为防守后腰,他不能够轻易插上的,防守位置比什么都重要,他可以接手球队进攻无力这个现实,但绝对不能因为进攻不利而自己冲上去参与进攻,导致防守失位。

所以他也只能在后面,当周易遇到麻烦的时候,让周易把足球回传给他,由他来转移,或者干脆由他来组织进攻。

只是他的进攻组织能力和周易比起来就差远了……

不过他的存在确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