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1/4页)

一个报子踉跄着闯进来,仆倒在盛明文脚前,红衫红巾,俱已被汗水透湿:

“句容胜守(14),瀚王千岁升天,守王千岁开南门胜往湖州去了!”

“东坝,东坝的救兵到了么?”

盛明文的脸色刷地变得惨白。

“溯天义黎大人反草变妖,东坝也……”

“你扯谎!”

蒋四海一骨碌爬起,一把揪住报子衣襟。

“我、我没……”

报子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口里却兀自抗辩着。

“四海!”

盛明文喝住蒋四海,转脸对报子温言道:

“你辛苦了,下去歇息罢。”

报子叩头谢过爬起,转身刚走到门口,便险些被一头闯进来的经政司(15)胡明友撞个满怀:

“大大大人,天大好消息,广广广王千岁(16)队到,正在北城叫门!”

盛明文和蒋四海目光一对,都是满脸的喜色:苦等的援兵虽没到,不期的救星却居然送上门来。

“传令,摆队北门,本阁(17)要亲迎广王殿下入城!”

注释:

1、圣兵:太平天国对自己兵士的称呼;

2、鲍大人:清浙江提督鲍超,字春霆,四川奉节人,湘军悍将;

3、马大人:江南大营绿营提督衔总兵马德昭,所部以滋扰称;

4、盛大人:值天义盛明文,侍王李世贤部将,太平天国庚申十年(1860年)七月廿三日攻克江苏金坛县,受命守城近四年;

5、瘟毛:江浙百姓对太平军中滋扰百姓者的蔑称,这些“瘟毛”有些是驻地之外的别部太平军越境打先锋(强征物资),有的则是当地无赖假扮太平军趁火打劫;

6、庚申年:太平天国庚申十年,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

7、苏福省:庚申十年太平天国新设省份,包括苏南苏州、常州、松江、镇江四郡的各全部或部分;

8、杭省:太平军设天浙省于杭州,后改浙江天省;

9、妖:太平天国称清为妖;

10、瀚王:项大英,本是金坛最高统帅,甲子十四(1864)年二月为句容守将守王方海宗邀去同守,卅日,城陷,与守王弟列王方成宗俱被俘杀;

11、红粉:太平军术语:火药;

12、诏书:太平天国把托言天父天兄以及天王、幼主所言而编辑刊刻的书称为诏书,除了诏书以外,只有极个别的书籍可以旨准颁行;

13、东坝黎大人:溯天义黎立新,辅王杨辅清部将,庚申十年与盛明文合兵攻克金坛,后移守高淳东坝,甲子十四年春献东坝降清;

14、胜守:太平军术语,就是败退;

15、经政司:义爵的高级属官,分文武,文经政司地位高,而事实上不论文武经政司都带兵出战;

16、广王:李恺顺,丹阳守将,城破走江西,一说被俘死;

17、本阁:太平天国制度,主将、义爵府第称为“阁”,自称本阁或本爵,下属称呼阁下。

………【第二章】………

丹阳宝堰,霆军(1)大营辕门。wWw.23uS.coM

鲍超掖着从一品的海澜袍子,焦躁不安地在辕门内外转悠着,活象只笼子里的大狗熊。阳春四月,春风送爽,本是江南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他却半敞着衣襟,手里掂着官帽,不住地煽着风,额头上还不住沁出黄豆粒大的汗珠来。

“军门,悠着点儿,再煽,这翎子可要掉了。”

总兵黄海清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开口道。

“混帐言语!”鲍超狠狠瞪了他一眼:“本军门替天行道,忠君报国,大义凛然,洪福高照,先人板板,如何掉得翎子?打你这背时的狗嘴!”

黄海清跟这鲍军门多年,知他这当儿无非过过嘴瘾,并非真的要打,不但没躲,反倒凑前了半步:

“卑职该打,卑职该打,不过军门那,这长毛屡战屡败,气数已尽,哨探小事,您老人家也无需这般上赶着……”

“屁话!”鲍超眉毛一竖,黄海清知他真个要打,吓得赶紧跳开一丈开外。

“你这娃儿晓得个球!我家曾大帅(2)说得好,知他知我,咋打咋有,不哨探得清清楚楚,折了我霆营的威风,好不教刘铭传、周盛波(3)那帮安徽侉子笑话!”

黄海清喏喏点头,抬眼一瞥,忽地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