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 (第1/4页)

如果中海油的收购消息属实,那么就实在耐人寻味了,因为这种做法等于把别人抛出的烫手山芋迫不及待地抢在自己手中,其性质不啻火中取栗。

“富贵险中求”,为获得丰厚利益,冒一点险本是值得的。但壳牌这样有经验的石油圈老兵,硬声声吐出已咽进肚里的肥肉,显然不是冲动所致。当地暴力频发的实质,是三角洲地区居民伊博族人认为石油利益分配不公,希望通过暴力引起国际关注,迫使联邦政府重新谈判利润分配问题,其背景更可追溯至60年代末造成数百万人死亡、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的尼日利亚内战,和殖民时代英国人分而制之的手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绝非易事,更不是一个企业、一个财团的努力所能左右的。由于问题棘手,尼政府、外国财团普遍采取“事急烧香”的回避应付态度,这更让酝酿暴力的温床根深蒂固。作为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后起之秀,火中取栗的中海油在付出烫手代价后,是否真能取到那些栗子?

事实上这次收购传闻并非中海油在当地首次出手:早在今年4月,其就以40亿美元投资炼油厂的代价,换取4个区块开采权,其中两个海上区块都在三角洲地区,成交不足一个月,针对中国企业的石油暴力便一再发生,使得上述区块勘探、开采进程大受延误,值得一提的是,这4个区块无一例外都是外国财团中标后自动放弃的,其中同样包括壳牌在内。

显然,火中取栗的结果,很可能是既烫了手,又拣不到栗子,反倒帮老奸巨猾的外国财团分摊了风险。近年来油价飙升,国内市场需求日旺,中海油等中国石油大佬以利润为出发点,在海外石油投资上显得有些“急吼吼”,但情急之下,存在许多欠考虑的隐患。

石油是战略物资,任何国家都不会任由他人开采而不存他想,因此海外石油开采从来不是单纯经济行为,其背后是国家之间的博弈;许多第三世界产油国民众对西方财团“偷走石油”心存不满,其中不少人不免把这种不满转移到取而代之的中资企业身上,对于此,中海油等中资企业显然缺乏准备;一些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往往单纯从经济层面看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大量使用中国籍员工,结果既因不能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激化了矛盾,增加了暴力发生风险,又将更多本国员工以及公司利益本身置于高风险之下。

这种问题决不仅发生在中海油和尼日利亚,今年早些时候埃塞俄比亚欧加登中原油田勘探队被血洗,造成9人丧生;本月初厄瓜多尔突然宣布征收99%“暴利税”,使中石化、中石油面临重大投资损失。火中取栗、得不偿失的错误一再重演。

必须看到,许多风险本身已有先兆:欧加登是老牌热点地区,事发前恐怖组织已发出“最后通牒”;厄瓜多尔的变故,事前也有不少蛛丝马迹。

如果说有些风险的被忽略是经验问题,但有时候企业并非不知风险,如中海油在尼的投资已有前鉴,此番若果真如传闻所言接下壳牌的盘子,往好处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往坏处讲,就是明知是火坑还硬往里跳了。事实上,一些企业眼光只及利润,不及其它,不但自己不愿多想风险和隐患,甚至惟恐国内知道“坏了好事”,把风险和隐患遮掩起来。

石油重要,利润可贵,但企业的投资安全、员工的生命保障,远比石油和利润更重要、更可贵,更何况火中取栗,未必如愿呢?中石油等中国石油巨头是国营企业,其投资和资产的安全,事关全体国民的利益,在决策和取舍时更宜慎重一些,再慎重一些。

………【他们在追求什么?——偷渡中国的非洲人】………

近年来,国内屡屡传出发现非洲偷渡客的新闻,一些报道指称,某些黑人偷渡客充当了贩毒或诈骗集团的工具,更有报道称由于希望偷渡到中国的非洲人剧增,蛇头的报价狂涨,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的签证窗口也排起长龙。

这些是否是真的?越来越多黑人甘冒风险偷渡中国,究竟在追求什么?

组织者?中间人?

马里首都巴马科的“达巴纳里”大市场是个占地面积巨大、迷宫般的综合市场,外人出来乍到极容易找不着北,但当地人却对在哪个角落能找到什么心知肚明。

市场深处一座不起眼小楼的二楼,有间空荡荡的房间,门口并无任何标识,里面有张旧办公桌,几把椅子,和两个懒洋洋的黑人,在他们背后,是通往里屋的门口,用厚布帘遮挡着。这里虽然看似平常,却颇有能量:它同时扮演着地下钱庄、签证代办处等多个神秘角色,同时,这里也是把许多偷渡客送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