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 (第1/4页)

徐老笑道 全驮了书

毛主席说 不骑马怎么行呢

徐老呵呵笑道 我是老当益壮 安步当车啊

董老董必武说 主席 你还是去看看子珍同志吧 她挺着个大肚子 一路上颠颠簸簸 也够她受的

毛主席说 我刚才看过她了 留下一个警卫员照顾她 一路上还真难为你们了

应该的 应该的 董老谦逊地说着

林老林伯渠说 主席 这五岭气势不凡 景物芳菲 此地民谣称 上有骷髅山 下有八宝山 离天三尺三 人过要低头 马过要下鞍 这话一点不假 你看这千峰排列 万仞屏开 清流激湍

毛主席笑着打断林老的话说 林老 你这么一讲 勾得我喉咙眼里痒淅淅的 倒有了三首十六字令 可是 拙作丢人现眼 又怎好在四老面前班门弄斧

林老忙笑道 不弄斧 不弄斧 快吟出来我们听听

毛主席遂笑吟道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妙 妙 四老齐声叫好

董老董必武说 这一令好 讲出山的高耸突兀 气冲霄汉 好一个惊回首 好一个未下鞍 气势不凡 气势不凡啊 主席快吟出下一令

请四老斧正 毛主席谦逊地说着 接着吟出第二令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好 好 四老赞口不绝

谢老谢觉哉说 这一令真亏主席想得出 万岭千山如同深海大洋的掀天啸浪 又好似沙场战地那铁马金戈 听起来真过瘾 请主席快吟第三令

献丑了 毛主席说着 吟出第三令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哎呀呀 真有你的 四老击掌叫绝

徐老徐特立说 山刺破了青天 却没有半点残损 好啊 好啊 你看这山是多么的勇猛刚强 多么的惊天动地 多么的神圣壮阔

毛主席谦逊地说 老师过奖了 学生不才 还请老师多多指教

徐老呵呵一笑 道 你这三令一出 把我的诗兴也勾了起来 但一时又无甚佳词妙句 不过古人描写五岭的诗词不少 哀艳如缕 多有口香 我们何不吟诵几首 助兴赶路呢

最好 董老说 请主席先诵读

毛主席谦让说 四老请先诵

林老说 主席才华横溢 学识奥博 光古诗就能背诵好几百首 还是请主席先诵吧

谢老说 酒逢知己饮 诗向会人吟 主席请先诵

徐老轻轻碰碰毛主席 低声说道 这一年来大家苦闷多于欢乐 自你提出转道 形势陡然变好 难得大家一乐 你就起个头吧

毛主席会意 扬眉一笑 带头吟诵起了古诗

我是北人长北望

每嗟南燕更南飞

君今又作岭南别

南雁北归君未归

出了五岭 进入贵州的恶山穷水 不是爬坡就是过河 时值冬日 几乎天天都是风风雨雨雪雪霜霜 虽然没有什么大的雪子冰雹和暴雨 却仍冻得红军够呛 加之黔山又陡 从侧面看去 山岭都似刀削一般 山势瘦骨嶙峋 多杂草 少大树 翻山越岭想找个地方抓手都不容易 红军行进在高山峡谷间的羊肠小道上 一步三滑 稍不小心就摔跤 浑身是泥 每当休息 第一件事不是生火弄饭 而是烤衣 可是上路之后 衣服又被筛沙雨点给打湿了

贵州的气候地理恶劣 贵州百姓之苦就更难以令人想象 低陋的茅草棚子在瑟瑟寒风中摇晃 茅棚附近种植的全是罂粟 不少人无家可归 四处流浪 乞讨为生 无论男女老少 均赤身露体 骨瘦如柴 烟容满面 脖子肿胀 每每红军路过 总有不少一丝不挂的穷人围在路边看热闹 一些青年妇女一只手抱着小孩 另一只手拿着一只笠箕遮住下身 一些十六七岁的姑娘 用一些破烂的草席围住身体 那些十四五岁的细妹子就连草席都没有 只能用她们那黑乎乎的小手来遮住羞处

红军指战员无不嗟叹说 艰难竭蹶聊以卒岁的中国人啊 啥时才能过上好日子呢

地理气候人文环境虽然如此 但因红军是避实击虚 一路之上倒无甚敌情 当向黎平攻击前进时 守军不战自退 红军所到之处 驻军闻风而逃 黔军的不堪一击 鼓舞了中共中央的领袖们 也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他们真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