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只是洪天宝下一句话又将所有人骚动起来,反应最激烈的就是拍卖行的负责人,以及前四位专家。

“但还是一件赝品。”

对于拍卖行来说,收了一件其他赝品比收了一件朱仿后果还要严重。要知道朱仿防不胜防,打眼不足为奇。但连其他赝品都打眼,那么只能说明自己公司的鉴定师能力差劲了。

对那四位专家来说,洪天宝这话是**裸的打脸。朱仿他们不认得就算了,没人非议。但其他赝品都认不出,那么就等于说他们名过其实,徒有虚名!

所以那负责人大声质问道:“不可能!你说是假的,那你倒是说说我这植花杯那里假?说不出那这次鉴定我们公司不参加也罢!”

其他四名专家眼里也满是不快,洪天宝这样说,对他们的名声影响太大了。

“不是朱仿的赝品?怎么可能?”严老也有些不信,对于这次来的专家队伍,他还是很满意的。除了朱仿,应该不会有其他赝品能够同时逃过他们的双眼才对。

唐心也凑过来,这事情实在有趣。

洪天宝语出惊人,下一句话又让大家一呆,都快被洪天宝弄晕了,都感觉今天听到了有生以来最荒谬的话语。

“这位大哥你也不用动气,其实这件瓷器虽然是赝品,但它的价值却比你们定的八十万要高。”洪天宝对着那负责人和四位专家和善一笑,表示自己刚刚的话并没有恶意。

“怎么回事?”严老放下手头的工作,走了过来。

“我看不出问题来。”唐心将瓷器递给严老说道。

严老接过来,细细打量这件柳纹植花杯。他越看脸上越是苦笑,果然如洪天宝说的那样。这件柳纹植花杯的确是件赝品,还是一件大名鼎鼎的赝品,不比朱仿差。和朱仿不同的是,它比朱仿珍贵多了,说它是件赝品,却偏偏还是一件珍品,世上仅存不多了。

第八十五章 不容乐观

好一会功夫,严老才抬起头,环顾一周,这才苦笑道:“天宝说的没假,这件柳纹植花杯是一件赝品,却也是一件价值不菲的珍品。”

严老这话就像油锅里面撒了一把盐,顿时炸开了。

严老微微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他接着说道:“这件赝品也是大名鼎鼎的,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清朝有一位造假大师程子敬。这人算是瓷器仿造的祖宗了,当时他造假连不少皇宫里面的鉴定高手都辨认不出。”

得知这件物件是程子敬的作品,众人又是一阵惊呼。程子敬是谁,只要是略懂瓷器的人都会知道。这人当年的名气比起现在朱世清还要如雷贯耳,而程子敬当时的造假手段已经达到了巅峰造极的境界。

据说,程子敬本是一位候选宫廷烧制师。但当时宫廷纪律并不清明,有时候往往是太监当道,程子敬被无情地刷了下来。也因此,程子敬开始对皇宫心存不满。

回来之后,程子敬开始专攻仿制品,尤其是明朝的瓷器。二年后出道,当时他的瓷器一烧出,以其精美的外观和高深的烧制手段吸引不少人,颇受皇家贵达的喜爱,没人认出那是赝品。

等半年后,一位著名的宫廷瓷器大师无意发现。这时候程仿已经泛滥成灾,几乎很多官人权贵都有那么一两件,连皇宫也摆着不少。

这位鉴赏大师立即将情况汇报皇上,当时的福临皇帝大怒,下令销毁所有程仿。而外界也得到这消息,立即哗然一片。而此时,程子敬已经搜刮了不少财富,他很果断地撒手不干,从此归隐起来。正是这样,程仿昙花一现,最后却存世不多。

程仿在当时就已经是精品,留到现在都已经几百年了,自然也算是古董了。而且价值要比一般同一时期的高,要不是这件柳纹植花杯过于单调,其价格还要水涨船高。

这时,诚暨拍卖行的负责人可高兴坏了。首先这虽然是一件赝品,却是清朝的赝品,还是出自大师之手,价格只高不低。其次,这也是一个嘘头,可以炒作炒作,要知道当今社会很多东西都得炒炒才会热。如此说来,他们拍卖行算是名利双收了,他能不开心吗?这个月的奖金还不是煮熟的鸭子?

那四名专家相视一眼,都是苦笑连连,这次他们打眼不冤。朱仿他们都认不出,更何况这是瓷器仿制之父的作品?

其他人晃了晃眩晕的脑袋,好吧!朱仿还没出,这程仿就跑出来了。看向洪天宝的眼光和之前发生了天壤之别,算是刮目相看了。暗道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人家是有真功夫的。

这次排在严老那组最后的一个拍卖行也跑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