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 (第1/4页)

根据以往研究出来的结果,一种长明灯是双层结构,里面的一个容器内装灯油,灯芯用醋泡制。外层装水,用以冷却灯油;这是个伟大的发明,因为油灯消耗的油主要不是点燃了,而是受热挥发,醋泡过的灯芯不易能保持低温,油坛外面的水也可以有效阻止油温上升。但是长明终究是理想中的愿望。

在京城的定陵的发掘中,陵墓正殿有一口青瓷大缸,内盛蜡质灯油。还有一个灯芯,这就是长明灯了,但是显然这盏灯在陵墓封闭后不长时间就熄灭了,原因是密闭的陵墓中缺少燃烧所需要的空气。

不单止国内,国外也有很多关于长明灯的传说跟发现。

世界各地都有盗墓者,他们想尽千方百计。到古墓中去偷窃埋藏了千百年的金银珠宝,古墓往往与世隔绝。使宝物历经千年还保存得相当完好。在这终年不见天日的古墓中,盗墓者通常会认为里面应该是伸手不见五指。可是他们有时却惊恐地发现,在一些古墓的拱顶上,一盏明灯投射着幽幽的光芒。…;

西欧罗马帝国时期,在叙利亚,东罗马士兵们曾发现,在一个关隘的壁龛里亮着一盏灯,灯被精巧的罩子罩着,罩子好像是用来挡风的。根据当时发现的铭文可知,这盏灯是在公元27年被点亮的。士兵们发现它时,这盏灯竟然已经持续燃烧了500年。遗憾的是,野蛮的士兵们很快毁坏了它,这盏神秘的灯的原理已无人知晓。

永不熄灭的灯很自然成为学术界争论的话题。一部分人认为,世界各国有关长明灯的记录足以让人肯定,确实存在这样一种不熄的灯,或者长久燃烧的灯,只是技术失传,我们现在的人理解不了。中世纪时期的大部分有识之士认为,确实存在这种不熄的灯,并且认为这种灯具有某种魔力。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虽然有那么多有关长明灯的记录,但现实中并没有一盏长明灯摆在众目睽睽之下,而且这种灯的能源问题严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因此这种不熄的灯应该不存在。还有许多人认为,这也许是古人在书中开的一种聪明的玩笑。

但无论如何,长明灯却在世人心里打下了神秘的烙印。

至于孔老口中的万年灯,其实,万年灯的传说他很怀疑,因为记载上面曾说,那是海底一种鲛人的油脂,他不相信这世上真有鲛人那么一回事。

“天宝,你有什么看法?”孔老问道,毕竟这家伙总喜欢钻研这些奇离古怪的东西,说不定还真知道。

洪天宝沉思片刻,说道:“单从火焰来看,其实看不出问题,很多火焰也是蓝色。不过,我有一个猜想,里面可能是天然气。而并不是大家所猜想的长明灯之类。

第一,我们仔细看,就会发现里面的燃料是气体。

第二,我们比较常见的气体燃料其实也很多,但天然状态下的,就是天然气了。

第三,我们可能都在猜测,这八盏灯到底什么时候开始燃烧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它们的确烧了上千年。很有可能下面就是一个天然气的气田,曹操直接通上来点燃。

我们客观一点看,这里的建造的确让人叹为观止,通气系统做得如此之好,八个大火焰一起燃烧,氧气却还能供应下来。而且如果如我猜测那样的话,这里的干燥技术也很好,毕竟天然气燃烧,会产生水蒸气。”

听到这样的见解,大家再次震惊起来。

“天然气那时候就被发现了吗?”一个年轻人说道。

“这不奇怪!我国汉朝的时候就发现石油了,并且得到一定的运用,但没有大范围使用而已。”方教授说道。

方教授这话是有根据的,天然气、石油在很久之前,就有典籍记载。

我国人民发现和使用石油的时间为世界最早。始于何时,据稽考,至迟在三千多年前就已开始。

最早发现石油的记录源于《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石油蒸气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此书在西周时已编成,距今三千多年。

最早认识性能和记载石油产地的古籍,是一千九百年以前东汉文学家、历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地理志》。书中写道:“高奴县有洧水可燃”。高奴县指现在的陕西延安一带,洧水是延河的一条支流。这里明确记载了石油的产地,并说明石油是水一般的液体,可以燃烧。…;“其实何必苦苦猜测?找人下来鉴定一下气体的成分不就知道了。我只是觉得天然气的可能最大而已。要真是下面有一座气田,那我们其实也很危险。因为气田本身就是一个炸弹,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