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 (第1/4页)

过了三天,六百万斤储备粮全部装车。浑天侯穆桂英辞别圣上和全家,押赴军粮,奔往报南府。一路平安无事,顺利抵达。杨文广率领各家首领迎出城外:“母亲,您怎么亲自来了。一路辛苦,请人关中。”

众星捧月,来到帅虎堂。穆桂英公事公办:“文广,你是征南大元帅,六百万斤军粮,请你验收吧。”

“这……是。”杨文广对狄龙之死,早已听说了?心中万分难过。如今验收军粮,若有狄太保,自己完全放心。可惜,狄太保不在了,只得委派孟勇、焦宝二人临时照管粮库。小孟、小焦都是好人,论办事能力,比狄太保差远了。为此,只得传令:“崔大人,您是个文官,本该留在中军帐出谋划策。怎奈我手下缺人,只好委屈您一趟,请您带领焦、孟二将验收军粮。体力的事由他们去做,您只管指挥就行了……”

“杨元帅,您怎么总拿我当外人?”原淮南知府崔九成满面带笑。“不瞒您说,下官学过韩信的丈量法,不用斗,不用秤,只要用绳子一量,百斤粮食误差半两,绝不会错。穆侯爵,下官失培了。”说罢,转身而去。

文广把崔知府的出身、资历告诉了母亲,然后笑道:“文人就是不得了,用绳子也能称准斤两。他若真有这种本事,我就向皇帝保举他为新任抑粮官。再让孟、焦二将当他的助理,我也就……”话没说完,坐在他身边的寇成用脚踢了他一下。文广醒悟,看了看狄凤,姑娘眼睛发红。明白了:刚才那翻话,有“喜新忘旧”的嫌疑。嗐,都怪自己想得不周,身为大元帅,每句话都有分量啊!幸亏寇成提醒,赶紧转换话题,“母亲,我把军中诸将向您老人家介绍一下吧。狄凤,你过来,就称呼伯母吧。”

“伯母……”狄凤这眼泪唰唰地往下流。她心里明白,不论从哪方面,第一个也轮不上介绍白己。元帅这么做,是给刚才那番话找平衡呢。越是这样,自己心里越难过,“您,您路上累不累呀……”

穆桂英心里更难过:丫头,你只知道两个哥哥死了,还不知嫡母木贞贞、生母西兰花都去了西夏,父亲狄青三次遭贬,流落陈州。这些事不能告诉她,这孩子好可怜,“凤儿,听说你和金花天天在一起,你们打不打架呀?”

“不打,不打。我们就像亲姐俩。”“好呀,那我就有两个闺女了。”

金花在妈妈面前撒娇:“小凤,老人家管你叫闺女,你怎么不喊妈?叫呀,快叫呀!”“这……妈!”

“哎哟,我可不敢当。”穆桂英心说,要搁先前,人家是王女,我绝不能收干闺女。如今,老狄家破落了,我就收下她吧。“女儿,快起来吧,见面礼以后再补。”庞悦心说:得,多了个干丈母娘!

其余诸将,文广一一介绍完毕。穆桂英问道:“听说有位吴小姐,我怎么不见?”

“妈,”金花一笑,“人家规矩太多,说什么没有职务,不便见钦差。得了,我去请她!”

第十六回 三进士错断一命案 二尼姑巧练五毒针

却说杨金花连说带笑,把吴金定拉进帅虎堂。穆桂英上一眼、下一眼、左一眼、右一眼,把姑娘看了老半天。为什么看得这么细呀?老婆婆相儿媳妇,能不细吗!尽管看得这么细,却一点毛病也挑不出来。人家那模徉、那身条、那气质、那风度,百分之百够得上杨门女将!穆桂英笑了:“吴小姐,不,金定啊,过来,过来。”说着,抓住金定的双手,越看越爱。“听说你只用了三招,就把我们金花走马活擒了。好,好呀,那丫头让我宠坏了,先给她点下马威,往后她就不敢欺侮你了。”

金花大喜。母亲话外有话,似乎承认了这门亲事。她赶紧凑趣:“妈,您偏向吴小姐,我不依!就冲您这番话,吴小姐进了咱们家门,我天天欺侮她!”

庞悦看了寇成一眼,笑道:“嘿嘿,吴小姐进了杨家门,杨小姐不定进了谁家门呢。”金花一跺脚:“你,你少跟着掺和!”

吴金定的小脸操得像一团火:“穆侯爵,都怪我不知深浅,两军阵前,冒犯了金花。现在向您请罪……”

“不,不。金定啊,你献关起义,功劳很大。我离开京都的时候,万岁爷给了三道圣旨。第一是押运军粮,第二是搞赏三军,第三嘛,哈哈,与你有关呀。来!摆设香案,杨文广,吴会定听旨!

众人惊疑,皇上若给元帅下旨,那是正常的。怎么又把吴小姐捎上了?寇成、庞悦最聪明,立刻猜出了八九。他俩替文广高兴,便亲自动手,摆上香案。文广急忙阻拦:“嗐,这些杂务交中军办理,何必有劳二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