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1/4页)

旁。

此时,一黄门官上殿奏道:“启奏万岁!八千岁、佘太君和穆桂英回朝面君,现在宫门候旨!”

真宗俯身说:“快快宣他们上殿!”

黄门官传旨,不多一时,赵德芳搀扶着老太君,后跟着穆桂英来到金殿。真宗见他们进来,立即离开龙位,满面笑容地过来迎接。老太君刚要躬身参拜,真宗急忙扶住,用双手将老太君搀上金殿,赵德芳和穆桂英也随之进殿,一一赐椅坐在了龙案旁。

说到这里,有的问了:“老太君不是带领全家在火塘寨为杨郡马守孝吗?怎么此时由赵德芳陪同回朝来了呢?”前面说过,真宗离位退朝时,赵德芳说:“尚有大事启奏”。什么大事呢?就是在杨宗保凯旋回朝,满朝文武为他庆功之时,一定要把为大宋屡建奇功的两员女将——佘太君和穆桂英请来,一同论功行赏,方显皇上体恤杨家代代忠良的一片至诚之情。真宗连连称是,于是,便命赵德芳去至火塘寨,请来了佘太君和穆桂英。

真宗请佘太君、杨宗保、穆桂英坐定,便命黄门官传西夏国左班丞相沙般拜见。

不多一时,沙般手捧降书来到金殿,向真宗行过三拜九叩之礼,呈上降书,侍立一旁。此时,刘英、岳安率领武士将国贼周恒威押至金殿,真宗喝令他与沙般对质。沙般喏喏连声,将他如何勾结周恒威之事,一一讲说清楚,周恒威供认不讳,并且招认了杀死公主而嫁祸于杨宗保、妄图篡位卖国等诸般罪行。至此,真宗皇帝早已愤恨难忍,急令武士将周恒威推出宫门,斩首示众。

简短捷说。周恒威被斩首之后,真宗又警告沙般:“你回到西夏国, 要告知谅祚,从此必须安守国土,永与大宋交好,不得再行不义!”

沙般唯唯称是,退下殿去。

真宗见一切都已料理完毕,遂命内侍传旨:满朝文武摆宴三天,为杨宗保庆功,为佘太君、穆桂英贺喜。正是:

忆昔阴霾笼帝京,

是非颠倒奸欺忠;

杨门舍生扶社稷,

开天见日庆升平。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电子书,请登陆霸气 书库 ……。。

杨家将九代英雄传之5:《杨文广征南》

作者:郝赫

申明:本书由霸气 书库 (。。)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第一回 杨文广慰劳三关界 曹振升阻劫五凤车

英姿飒爽,神威抖沙场。一代英杰杨文广,天下谁人敢挡?堪笑反叛李青,寿州作乱兴兵,引出一段史话,端倪尽在书中。——调寄《清平乐》

北宋乾兴元年,真宗皇帝赵恒一病不起。临危传下遗语:钦命皇六子继承帝位。这皇六子名叫赵祯,遵旨入统,驾幸金弈,成了北宋王朝的第四代君主,史称“仁宋”。新君即位,百官晋爵。天子脚,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了!

这日早朝,三呼万岁。皇帝看了看左右,面带冷笑:“嘿嘿,诸家爱卿,中秋节还没到,你们的身上已经换上了丝绵,看来,很是知冷知热呀!”

“吾皇万岁,万万岁草!”文武大臣立刻跪间了一片。他们心里明白:皇上话中有话,分量不轻,暗中包含着谜责的意思。皇帝叹道:“我太祖皇爷以武功定夭下,江山来之不易。大宋立国六十余年,又有哪天太平过了?如今,你等只图在京享乐,把国家安危却忘到九霄云外了!”

“臣等该死!”大臣们诚惶诚恐,心中又很纳闷:皇上为什么发怒呢?“哼!”皇帝早己看出了大臣们的心思,不由轻轻摇头。“朕刚刚即位,你们以为朕在树威吗?错了,错了!上承天恩祖德,朕入大统。虽不敢称兢兢业业,却也不敢有半点粗心。昨夜二更,朕在养心殿批阅公文时,见到三关大元帅杨宗保打来的一封奏折。奏折中声称:塞外冬来早,八月中秋,已现霜雪。可是八十万边关将士,至今还穿着单衣,国家的棉军装迟迟不见送去。你们想想,让守土将士身穿单衣爬冰卧雪,一旦发生哗变,大宋江山危在眼前!”

大臣们这才明白:皇上发怒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契丹辽国和大宋朝已经打了好几十年。如今,全仗着杨宗保统帅八十万大兵镇守边关,辽国才不教轻举妄动。边关一旦出事,京都立刻危险。皇上为了他的江山,应该发火。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冤有头,债有主,朝中各衙门分工不同,皇上不能“一勺烩”呀!在金奕殿上,大臣们虽然不敢争辩,却都把目光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人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