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 (第1/4页)

苏军阵型大乱,数万的骑兵把他们的步兵冲得七零八落,无数的人和马纠缠在一起,在中**队的炮火中挣扎躲避着那堵压过来的半天高的灰墙。。。。。。佩图霍沃的守军已经知道增援部队到了城外了,他们再无保留,把所有的炮火全部加入到对苏军的绞杀当中,而两千多部队已经全部以连为单位准备对苏军发起“狼群式冲锋”。。。。。。本来就对中国坦克部队怀着深度恐惧的苏军坦克兵们没有印上邱清泉的坦克群,它们加入到了混乱中去,他们开始不管那些骑兵和步兵的死活,只管往西边直闯中**队还没杀到,苏军自己的践踏冲撞已经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占地几十平方公里的二十万大军阵地全部乱成一团;在中**队眼中这些苏军已经完全不是军队,他们已经彻底沦为在围猎中被追杀的恐慌猎物。。。。。。

最高速度达到每小时70公里的“龙刚式”坦克几乎在每次追击溃败的苏军战役中都充当着最重要的角色,这次也不例外,率先冲进敌群的也是它们。每一辆坦克都以极速在狂飙,哪里人群密集就往哪里碾,机枪手们尽情地对敌军泼洒着子弹。。。。。。但他们还不是最欢快的一群,杀得最痛快的是那些更加轻便的装甲车;这些薄皮战车什么时候有过集群冲锋的机会?什么时候有过可以完全不考虑敌军的反击仅仅依靠速度和火力去屠杀的机会?所有的战车都像秋末的农民抢收庄稼一样收割着生命

北哈萨克斯坦的荒原上,中国机械化部队正在风卷残云般追杀着苏军的二十万大军,而在这些苏军的退路上,还有整整一个半轻型坦克装甲混编团在等着猎物自己撞上来——苏军的右路迂回部队彻底完了

在北方战线上,彭汉柏、王洪彪、张灵甫的部队正在步步紧逼,以强悍的进攻力把苏军以第八集团军为主力的北方集群打得节节败退;但是在外围的孙立人却好像只在冷眼旁观,他和戴安澜的部队并没有参与更多的战斗。。。。。。

“报告钧座戴军长来电,他的部队已经沿着瓦盖、拜加拉、基谢廖瓦一线顺利攻到托博尔斯克了”

“嗯。。。。。。”孙立人头也没回,紧紧盯着地图。。。。。。

在分析过两军的对阵情况后,孙立人和戴安澜商量,由他的部队通过苏军的防守空隙,从荒野里悄悄穿插到铁路北线上一个叫卡帕沃的小镇附近潜伏,而戴安澜的部队则向西北方的托博斯尔克进攻,一方面压缩苏军的防线给他的部队穿插创造条件,一方面调动苏军的第八集团军一部向北增援;等苏军的增援部队到达他的伏击圈后,他的部队就吃掉苏军的援兵并沿着铁路线直插秋明迂回到苏军第八集团军的后方,直接包了第八集团军

这个计划是可行的,但是很明显他是要把头功拿到手里,让戴安澜喝汤如果换做张灵甫做友军,只怕就出现了两个军竞速杀往秋明的荒唐事了,但大度的戴安澜仅仅是一笑便同意了这两军配合的方案。

只要能够沿着更适合机械化部队行进的铁路沿线直插秋明断了苏军第八集团军的后路,覃异之的北面战线苏军将自动溃败,二十五军的围也顺理成章地解了。孙立人当然可以直接这么强攻过去,但是他觉得那是莽汉张灵甫的打法,他要的是调动苏军先来个歼灭战然后再直捣黄龙,这样他的部队不光功劳最大,而且赢得最漂亮

三名苏联将军在接到南线出现中国机械化部队的消息后,经过短暂的惊慌,毅然作出决定,从第八集团军和新编第四集团军中抽调部队全力把当面的中国二十五野战军彻底灭了再撤退——如果这样的大会战损兵折将而不能吃掉中国的一支部队的话,苏联红军将颜面无存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苏军的士兵们只是被告知:如果中**队取得会战的胜利,后边的苏军将更加难以为继,如果中**队取胜而苏军连二十五野战军也灭不掉,后边将彻底失去抵抗的信心。。。。。。如果灭不掉对面的中**队,苏维埃政权将瓦解,苏联将要灭亡

在生死存亡边缘的苏军再次被激发起了必胜、必须取胜的信念,何况对面只是被打残的二十五野战军?

齐欢在隆隆的炮火声中,气喘吁吁地穿梭在最后的各段防线之间,鼓舞着士气,这个带着半边没了玻璃的近视镜的参谋现在已经被整条战线所熟悉,连这样的书生都顶到第一线了,还有什么可以怨的呢?那些士兵们只会感叹这个家伙真命大,那么多不知哪个方向飞来的枪弹炮弹居然硬是没伤着他

开战前纵深达到五公里的二十五野战军防线现在已经被突破了五公里了,现在最后坚守的阵地是在大战期间预备部队赶建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