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页 (第1/1页)

洋气西装稍有些不合身,手提包夹在腋下,称呼大厨明显不合适,峦星河半开玩笑半是认真地说道。 吴厨子挠了挠头,转身想将围着的人打发走:“大家先回家等消息啊!” 人群却不肯离去,七嘴八舌地继续询问着。 “吴副总,您一定要帮帮我们啊!” “就是,咱们就指着铺子赚钱呢。” 吴厨子有些无奈,连连应下后干脆拽着峦星河往巷子深处快走。 “咱们找个地方慢慢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任由身后几人人喋喋不休的继续嚷嚷,两人终于是绕过两条小巷子寻到了处安静地方。 “你欠人钱了?”乱星河调侃。 吴厨子苦笑,抹了把几乎剔成光头的刺头短发,苦笑不已:“我就是个跑腿的,这些人都是冲我姐夫来的。” 骡子街原身是条专门售卖牲畜的街道。 洪灾之后,市里出现疫病,怕疫情传染开开骡子街不准再售卖活物,街道就逐渐空了下来。 吴厨子的姐夫刘迅抓住机会,低价将街上的三十二间铺子全都买下。 “空置大半年,我都以为要砸手上呢……” 结果,经济政策变化,国家决定执行改革开放,宁口市被选为了对外开放的示范区。 政策一下,国外资本纷纷涌入宁口市。 凡是有点眼界的人都知道要抓住此次机会大赚一笔,空下一年多的骡子街自然成为了香馍馍。 刘迅常年在都城居住,吴厨子自然而然就成了他的代言人,上门来租铺面的人比比皆是。 “现在政策还没下放到地方,如果你有闲钱买房子,就买房子,保准以后能大赚一笔。”吴厨子掏出根烟,点燃之际终于长出口气。 没想到世界剧情竟然提前了将近十年,改革开放的政策这么快就开始在城里实行。 “我想租骡子街的铺面。”峦星河突然说。 咔挞—— 打火机刚按下,吴厨子就猛然听到这么一句 。 “租啥租啊!” 香烟被点燃,吴厨子放到嘴里使劲吸了口,这才吐出口烟,说道:“我认识一个老板最近在卖铺子,你去买下来,以后卖出去还是自己用都划算。” 洪灾初时吴厨子的饭馆没被水淹,就是多亏峦星河提前提醒,他把电器全都堆到桌上,否则得赔不少钱。 后来县城里大部分私营饭馆在一段时间内都没法做生意,只有他的饭馆照常营业。 能在城里买铺子,全靠当时赚的钱。 所以这番话算是对峦星河的谢礼,原本那铺子他可是打算留着自己投资的。 “选择这时候脱手,你确定铺子没问题?”峦星河不相信天下有这么大的馅饼。 吴厨子耸肩,一把搂过峦星河的肩:“不瞒兄弟说,那两间铺子前两年确实死过人。” 一家五口烧煤中毒,死在屋里jsg快半个月才被人发现。 房东年纪大了,对这些阴阳之事最是避讳,出事后铺子就一直空着。 “前几个月房东住院,他儿子打算低价处理掉这几个铺子。”吴厨子又说。 不过由于凶名在外,消息放出去后几乎无人问津。 “我打算买下,然后高价卖给那些外国人。”吴厨子说出自己的打算,说着还给峦星河出主意:“如果你八字硬,那自己开个纸钱铺子也成。” “带我去看看。”峦星河来了兴致。 巡口街。 位于宁口市最繁华的主街道上,对面就是市政府和人民公园。 丁字路口,单独两层小楼。 “环境不错吧!” 峦星河不得不承认,这间铺子不管从地理位置还是面积上来说都无可挑剔。 两人在这栋小楼前徘徊的样子很快引来邻居们好奇。 一卷发大姨操着口浓重的地方方言,询问两人来目的。 得知打算买铺子,大姨惊得差点喷出嘴里咀嚼的饭。 “你们要买铺子!” 大姨这一嗓子,立即引来不少人围观,大家听他们的口音是外地人,七嘴八舌地赶紧劝了起来。 叔叔阿姨们说得玄乎,听得吴厨子心里都跟打鼓似的七上八下。 好不容易送走热心群众,他摇身一变也成了说客。 “要不咱们去别处看看?” 峦星河摇头,面上笑意满满,全是笑意:“我打算买下来了。” 吴厨子:“……” 他大概知道峦星河的性子,只要决定的事其他人改变不了。 所以当下只是沉默地点点头,好半晌才说这就去找房东来开门。 房东就住在巡口街后,吴厨子十几分钟就把人找了过来。 对方顶着头湿发匆匆赶来,表现出的迫切之意明显至极,峦星河还没开口,那人就抓着他的手使劲摇晃了好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