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部分 (第1/4页)

虽然觉着。这个女婿确实宠着女儿,为女儿能有这样一个归宿高兴,但却也感觉,这个女婿对女儿太过放纵了些,放眼京师诸家府邸,定军侯府这里算是独一份。

两个平妻,都有着军职,而且官职还越做越高。说不定什么时候,府中女人都得成了大将军,对于种夫人这样主张夫唱妇随的人来说,真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一件事。

不过话说回来,没有这一趟草原之行,种七娘也不会怀上孩子,从长安,到北方草原,再从北方苦寒之地转回来。

说起这事,不光是种夫人。连种从端都觉着女儿过的日子太不像话,这个女婿治府很有些问题。自己的妻妾,那里能这么放纵?

不好在女婿或者亲家面前埋怨什么,之后种氏夫人只能去教训自己女儿,不过种七娘又哪里会听这些,左耳朵出右耳朵冒的,跟娘亲插科打诨,终是将唠唠叨叨的母亲糊弄了过去……

到是种遂这边,被赵石直接延请到书房。

略略寒暄了两句,赵石便问起了殿前司禁军如今的情形。

其实不用怎么问,只瞧种遂红光满面,志得意满的样子,就能想的出来,如今的殿前司禁军有着怎样的变化了。

其实,从景兴鼎革开始,殿前司禁军就一直在膨胀,王佩在的时候,殿前司禁军派系很多,尤其蜀中那里的殿前司禁军也不太受指挥使大人的掌控。

如今情形自然不同,种遂曾经任职殿前司禁军副都指挥使,蜀中殿前司禁军几乎是他一手创建。

之后王佩坏事,王佩培植的亲信也都纷纷受到了牵连,加上折家也受了打击,缩起了脑袋,杨家之类的将门,又多与大将军赵石交好,如今的殿前司禁军副指挥使,更是赵石旧部,待得种遂接任殿前司指挥使一职。

趁着长安之乱余波未平,很是梳理了一番,之后种遂率军北上,参与了河东之战,为自己赢足了资历,顺便也打响了殿前司禁军的名声,告诉其他诸部,殿前司禁军也有着可战之军。

所以,如今的禁军,虽然算不得铁板一块,但被种遂经营的也是好生兴旺。

再者,就军力上而言,驻守于地方的殿前司禁军有着镇军诸部无法比拟的优势,之后各部征战,必然都少不了禁军的参与,将来禁军也定会成为,大秦最庞大的一个军事集团,甚至在一统中原的战争中,会取代各部镇军,成为大秦最可倚重的一支军事力量。

禁军有着这样的前景,作为殿前司禁军指挥使的种遂,以及他所代表的种家的崛起已经成为必然……

当赵石问起禁军情形的时候,种遂脸上的笑容,总是抑制不住,多沉稳一个人,都是这般模样,可见,对于如今或者是将来,这位种大将军,都有着很高,也很美好的期待。

不过,最终,种遂只是说了一句,“大帅放心,禁军上下,枕戈待旦,士气可用。”

大帅两个字出口,显然,种遂没有多少舅兄的自觉,不自禁间,还是沿用了军中的称呼,可见,大将军的威望,真的是深入人心。

赵石就更不在意这些了,只是点了点头,种遂治军的本事,他还是信得过的,“你在京师可能呆不太久,回去之后,好好准备,明年开春,可能就是要用到禁军的时候了……”

一句话,便让种遂收起了轻松之色,蹙着眉头,想了想,语气中却带出了振奋,“这是又要用兵了,大帅,这次是金国,还是后周……或者,是西夏?”

赵石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一句,“照你看来,应该用兵于何处?”

种遂沉思良久,脑袋转动,慎重的组织着词句,显然,以赵石如今的地位,每一句话,都会让其他人努力的去揣摩其中的意味,即使心中有了预案,也并不敢轻易作答……

良久过后,种遂才开口道:“难道大帅有意于西夏?”

这个结论并不难得出,当初他随赵石北上河东,大军所指,无不披靡,克陷大同之后,很多人,包括种遂都认为,这是攻取西夏河南地的好时机。

但最终,众军纷纷南归,也没等到大将军的军令,许多人心中都不免有些遗憾。

后来,大将军率军继续北上,收服鞑靼诸部,克烈部等草原部族,捷报频传,战略意图,实际上已经昭然若揭。

像种遂这样时刻关注着战局的军中大将,自然会有着这样那样的猜测。

之所以还有着疑问,不过是因为,如果此时攻取西夏,必然会拖慢大秦一统中原的脚步,对于中原山河,有着根深蒂固的情节的他们,自然而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