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 (第1/4页)

了被支走了的何管事有些莫明,但一看到杜敬璋又觉得自己什么都了然了,赶紧一溜烟儿地和众人一块儿退远了。

端着茶的姚海棠思量再三也没把茶水喝下去,她怕自己噎着自己,把茶放下后她又寻思着自己要不要站起来,还是就这样坐着,思虑再三姚海棠就想起四个字来了:“近乡情怯”

或者更贴切的是不见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海棠。”杜敬璋用几乎怀疑地语气喊着,似乎非常不确定眼前的人是姚海棠一样,其实这事一直是安丰在办,杜敬璋并不知道姚海棠回来了。而且无非是一块地,还没到杜敬璋需要亲自关注的份上。

这一切既有安排,也有无意。

低下头,姚海棠轻轻地喊了声:“公子。”

看到人后,姚海棠又发现杜敬璋瘦了,不是说在天然居用饭菜吗,怎么还能瘦,不但瘦了还憔悴了。她离京城虽然不远,可没谁会天天传京城的消息,来京城这一个多月虽然各方接触得少,也知道眼下杜敬璋挺不易的。

大概他从来没有面临过这样的困境,一个被顺应惯了的人,会不习惯这样的处境吧缓步走进了小亭中,桌上的茶已经重新沏了一盏来,用的正是琴潭的水,杜敬璋坐到姚海棠对面后先是不急不缓地抿了几口,然后才看着姚海棠说:“他们跟我说你来了京里,是为承设司启灵来了,现在这是……”

“天然居买了你那块地用,我这是取地契来了,我明明没要地契的……”姚海棠特无辜地回答道。

这事管事跟杜敬璋提过一句,他一听是天然居就答应了,余后的事儿让管事房的人看着办,没想到这事这么快就办成了。大约还是有太平院的人从中做转折,杜敬璋想了想道:“既然买了为何不要地契?”

“我只用五十年,天子家的地我可不敢说买就买,我怕被人戳脊梁骨。”姚海棠其实更怕被请到某部门去喝茶。

“嗯。”

又是这一声,姚海棠这时才抬头看杜敬璋的眼睛,叹了口气说:“你就没什么想说的啊”

她其实在想:“不是你找我来的吗,怎么尽说些没营养的话儿啊”

“海棠呢?”

……

“你何必把自己弄得这么艰难,其实你要是想安安稳稳过着,谁也不能把你怎么样啊。何必呢,平平静静过着不是挺好的”姚海棠想来想去就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她这话却让杜敬璋脸上有了笑意,遂说道:“在这里想要过安静的日子总要做一些事,以眼前之艰难换往后之平衡,世间事总是有舍有得的。”

又不知道说什么了,因为想说的话都不好说出口,姚海棠只得转着手里的茶盏,特郁闷地低着头叹气。

倒是杜敬璋笑着说道:“听太平院那边传来的消息,你有意放手水运事宜?”

又是说公事儿,姚海棠没想到这也是她自个儿的公事,归根结底还是私事:“嗯,那也不太安全,我只想安安生生地做点儿事,不想惹麻烦。所以,水运那边我想慢慢放手。”

两人之间沉默了片刻后,杜敬璋忽然看着她的眼睛叫道:“海棠……”

这眼神太能骗人了,姚海棠一时心动两个字儿脱口而出:“杜和……”

130.俩朋友

当时花色袭人,波光夹着天光倒映在小亭里,光影起伏流转之间杜敬璋的眼中似也是光影缭乱,微风一吹来时,小亭里有竹风铃发出叮叮地声响,姚海棠便瞬间觉得这一刻美好极了。

如果这里不是和园,不是京城,只是某个山野,就这么一辈子真就挺好的。只是如果通常都是不成立的,所以才会用如果这俩字儿打前头定义。

其实姚海棠也已经知道了,杜敬璋大概猜到了他就是杜和,这个人通常有妖孽一般的分析能力,尤其是对自己。他不擅长剖析身边的人,但是极擅长剖析自己,一个把自己看得太清楚的人通常会过得很辛苦。

或许是被眼前的光景迷住了眼,姚海棠禁不出一句话脱口而出:“你从来都没有想过要问从前的事吗?”

“查过,无果,问过,无果。海棠,我也问过你,但你选择沉默。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记忆通常很看重,丢失了就必然想找回来,除非那段记忆就如同昨日喝了什么,今日吃了什么一样无关生死哀乐。”杜敬璋起初很想知道,但是他相信自己身边的人,从乔致安到言行云再到姚海棠,都齐齐选择了沉默,那么他就信任他们的选择。

虽然这种信任感觉并不是那么好,但也就是他对人这种一惯来的信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