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 (第1/4页)

“凯旋?”这个词杜敬璋不明白。

“就是胜利归来,杜敬璋,你不能输,你没有输的名额。”姚海棠觉得眼前这个人就是为胜利而生的,如果他输了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很显然,皇帝那番话在她心里还是有一些作用的。

没有政权,就必需手握兵权,她忽然觉得就算是退隐山林,如果想要真正的安宁,那就必需有所倚仗,而不是两个人随便一窝就当退隐了。那样就真成了别人砧板上的肉,任人是剁了馅包饺子,或是切片儿烤肉串了。

她这话完,杜敬璋就说道:“领几十万粮草充足的大军去打十几万可能断粮的游牧民族,想要输也很难的。”

他没有说实话,那十几万可能断粮的游牧民族只是可能断粮,虽然是以几十万对十几万,但是游牧民族自来善战,而且擅长游骑以击。所以杜敬璋说得很轻巧,却其实是在避重就轻安姚海棠的心。

如果不是硬仗,怎么会派一个皇子去,这个是姚海棠后来才想明白的。派皇长子去,那级别也就比御驾亲征低一点儿……灯市过后春节就近了,姚海棠数着点儿让安丰青苗办年货,这俩人现在当然不需要亲自办,纸条儿一写就交待下去了。倒是姚海棠非坚持自己做一些东西不可,比如扣肉是一定要自己做的,茶籽壳儿慢火细薰的腊肉也得了。

她就着腊肉的汤还腌了些豆腐、笋和芋薰干了,在现代时他们那过年就有这些规矩,家家户户都必需置办,要是没置办那就跟没过年似的。姚海棠一个人的时候当然不稀罕做,可现在大家伙儿热闹极了地和她一块儿做,她就兴味儿浓了。

“你看,扣肉一定要用干菜,干菜吸了扣肉的汤和油那味道可比肉好吃多了。这碗菜最下饭了,从前我们那儿酒桌上一定要有这碗菜,每到吃宴席我就指着这碗菜的菜汤下饭了,油都被*菜吸了,一点儿也不腻。”姚海棠一说起干菜扣肉来,那叫一个口水直流,这真真是她最爱吃的菜了。

蔬菜普遍爱,肉里最爱扣肉,以肥少瘦多的五花肉最为美好。

这会儿蹲姚海棠身边流口水的人可不少,她正在炸丸子,用面粉、鸡蛋、三分肥七分瘦的肉泥儿、小香葱、姜拌上点儿碎凉薯末儿,然后用汤勺捏成乒乓球大小的圆子下油锅炸透了,等外表金黄了捞起来,这香气那是相当诱人的。

按姚海棠她们家那儿的叫法,这是金丸子:“这金丸子,年头一定要吃上一碗,代表这一年一定财源滚滚。金丸子适合烩汤,也可以趁热浇汁儿直接食用,就是燥了点儿,要不要尝尝……”

她觉得现在还不让这些人尝尝,接下来厨房里这拨吃货能把她给生拆了入腹。

浇了点儿酸口的浆汁在上头,大厨领着帮厨们一块儿上一边吃去了,姚海棠继续炸。炸到喷喷香的时候,姚海棠忽然想起来,她本来想包点东西各家送一份,可现在不是好多人都知道她“名分”定下来了嘛她觉得自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上赶着给人送吃的是不是不合适啊。

她把这想法儿跟青苗一说,青苗说:“有什么不能送的,这还正好当是咱们天然居明年的新菜式,各家送一份……当然,不能以姑娘的名义送,还是以天然居的名义送吧。”

看看,这就是生意人呢,眨巴眼就要占她的功劳,姚海棠没好气地瞪了青苗一眼:“又让我白干活儿,昨天你都给掌柜伙计们发过年的红包了,怎么就不见你给我发呢,我这么辛苦劳累的。”

只见青苗伸了手出来说:“怎么不见姑娘给我发呢,我也是这么奔波忙碌的。”

……

春节眨眼间就在一场雪后到来了,满城张灯结彩,处处炮仗如雷。天然居这一天歇业,这时代可没人上外边儿来吃年夜饭。甭管是皇上家还是王候公卿家,三十儿晚上都得在自个儿家里用饭,只不过王候公卿们中午得去宫中应宴。

这一年官员们觉得分外飘零,他们的心经常被他们那如妖似神的四公子弄得一片风雨之气,好不容易吃个赐宴,还得被强按着看一出“兄弟拆台”的戏。官员们现在是心里自苦,吃是吃不下去了,现在就看他们怎么把这场面安安稳稳溜过去了。

当然,最安稳的还是杜敬璋,别看他搅风搅雨,这时候却是最闲定的,就为他稳坐钓鱼台,而且心有不争,当然最闲定。

然而皇帝只一句话,就把眼前的场面稳了下来,众人尽皆无言相对。宴罢了,皇帝说道:“朕老了,掐指一算,就算真个是人生百年,朕也已半数过了,该立储了。”

这一句话说得群臣互相看了一眼,皆是默然,以臣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