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凑�叩囊庠浮�

看来要么换掉四仪八方台的,要么又重新錾刻太和门上的山河日月珠,这俩样儿对她现在来说都挺困难的。不是她做不出来,是做出来了没人肯换。

而且她现在也只是一个想法,并不见得就一定是这样的。

回了客栈后,姚海棠关上门,取了一块玉料来,这是前两天上街买的,微雕这东西她当然不会,那在米上刻字弄出一卷经书来的本事她可没有。

所以她只是琢了个干干净净的玉球出来,四仪八方台上的山河日月珠只有掌心大小,所以她琢的玉球也只有乒乓球大小:“要在这上门錾山河日月图,那得老高老高的技艺,而且得用放在镜才行吧。放大镜……放大镜”

姚海棠忽然明白了一件事,如果她能把放大镜这东西弄出来,就绝对不用担心没人能把山河日月珠复制出来,古代的能工巧匠可厉害得很。只是放大镜这东西现在要做实在太过麻烦,首先得造玻璃吧,玻璃她倒是知道配方,可她试过只能做出很次的东西来,所以在造玻璃上,她是不成的。

“姚姑娘,姚姑娘……”

她想着事的时候,忽然有人在外边儿喊她,开门一看却是四方堂的人:“怎么了?”

“于先生请你过去,不知道姚姑娘现在得不得闲?”

看来于先生是好多了,姚海棠跟着来人一块到了于先生客房里,杨师傅和周师傅也在那里:“杨师傅、周师傅,于先生呢?”

“小姚姑娘啊,我看以后你到四方堂去,别的不说,做的菜肯定是人人爱吃的”

……这话哪里来的,她怎么听不明白,怎么忽然一下子就说到菜上去了这时于先生挑了帘子从里间出来,明显看得出来气色已经比中午回来时要好得多了,至少这时候能走动了不是:“小姚姑娘来了,来来来,坐。”

依言坐下,姚海棠觉得他们好像有什么事儿跟自己说……“小姚姑娘,我们接到了堂里的信儿,后天就启程了,所以才想着提前问姑娘一句,你愿意不愿意去四方堂。”

原来是这件事,可是她还想着四仪八方台和太和门的事呢 去还是不去呢?

88.香渐远

当然是要去的了,四仪八方台不是一时一日之功,她现在还没有那样的功力,不过那个光溜溜玉球她很想去试试有没有效用,可又不敢轻易试。毕竟是国器,万一真要是有什么奇特的作用,到她手里出了差错那她就是千古罪人。

这么一想,她心说还是算了,以后自己先按四仪八方台弄个模型试试看,直接用四仪八方台她怕出问题。事情如果没有把握就不要轻易试,就像……想着叹了口气,姚海棠抬头说:“好,我和于先生一道去四方堂看看。”

她这边才答应下来,其实太平院就已经知道了,四方堂在隐匿行踪上实在不如太平院。乔致安觉得这件事迟早杜敬璋都会知道,因而亲自到了和园把姚海棠去四方堂的事情告诉了杜敬璋。

其实在这件事上,乔致安也有些迟疑,四方堂固有的防守力量是不错的,而且也没人会上四方堂生事,姚海棠去那里自然是安全。不过一旦姚海棠去了四方堂,那可能就注定了这姑娘脱不开身,而且会在京城诸事中越陷越深。

四方堂说是不涉世,可四仪八方台以及各类器总是涉世的,所以姚海棠去四方堂只能说是个安全的去处,却未必见得安生。乔致安的考虑总是要多一些,而杜敬璋则是从来只问一句:“她很想去吗?”

“是。”

“那样的地方,对她来说肯定是向往的,让她去吧,天下之大她还有很多事可以做。致安,撤掉太平院的人,以后就让她由着自己的意愿去活吧。”杜敬璋之所以要叮嘱一句,就是因为知道乔致安惯于安排一些事。

“是,属下明白。”乔致安又何尝愿意安排,只是有时候他主观地认为这比较好。而他和杜敬璋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他们都会希望自己所看重的人过得好,所以会做出一些安排。

不同的是,杜敬璋的安排通常会留很大的空间去让人选择,而乔致安则恨不得处处都安排到。

乔致安走后,杜敬璋一人站在园里想了很久,莫明又出了院子走进了梅林里。这时梅花早已谢尽,满树的枝叶青嫩欲滴,杜敬璋站在梅林里伸出手,柔嫩的叶芽儿从指尖舒展开来,他的眉眼却像是屋檐下的蛛网结了尘埃一般,风吹不净雨涤不尽。

“到得如今才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这时杜敬璋想起了姚海棠说的那几句话:“京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