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 (第1/4页)

不仅是十一皇子一脸错愕久久反应不过来,便是其他臣子也是如此。

有人向吴王抱拳,“恭喜吴王殿下!”

吴王谦逊的回礼。

皇帝怎么会突然让他协理六部事务,这也太快了。昨日他离开后,皇上留了素妍说话,两个人还聊了许久,就连大总管也被支开。

可昨儿他要歇下的时候,大总管却说了“恭喜吴王”的话。

难不成,真是素妍的原因。

宁王一脸落漠,让吴王与十皇子共同协理六部事务,这算是怎么回事,近来各部官员升降频繁,尤其过完年节后,许多去岁秋天入皇城的地方官员,陆续在皇城六部寻到了官职,而六部原先的官员竟被派往地方任职,这些人里不乏静王党、宁王党人。这样一来,令宁王和静王大受打击。

吴王彬彬有礼,与一干贺喜的官员说话。

刑部顾力行亦抱拳贺喜。

吴王道:“本殿几日前得了《刑部奇案录》,我取了来与你,拿回家让顾令实抄写两本,一本赏他,一本代我抄录。等抄录完毕,再将原件送还。”

顾力行反应不及:今儿皇上古怪,就连吴王也让人摸不着头脑,让他的庶长子去抄书。

吴王移出大殿,有官员陆续向他与十皇子道贺。

十皇子跟在吴王后面,一脸莫名,“吴王,对于六部事务,我多有不懂,你得带着我。”

十皇子也说不懂,只让吴王带着,事实上十皇子比吴王年长几岁,又是长辈,让人听来觉得他这话显得古怪。

吴王道:“这是皇上的恩典,我们用心办差。”

吴王府的小太监捧了本书来,十皇子好奇,很快反应过来,“我听人说安西郡主搜齐了《八部全书》,这本是前朝的《刑部卷》。”

吴王应声“正是”,将书递给顾侍郎,“好好读,你得做把好锄头。”

锄头?

顾力行一头雾水。

他这个未来的女婿什么意思,让他做好锄头,他做锄头做什么?

用锄头挖地,用锄头来打坏人?

到底什么意思?

吴王身边又跟着十皇子,他不方便细问。

顾力行只觉越来越怪异,皇帝让吴王主理六部事务,而十皇子协助吴王,这差事本是落到十一皇子身上的,十一皇子说自己年轻,皇帝索性就来了招顺水推舟,令十皇子去做了。

吴王圣宠正隆,近来朝野多有歌颂吴王至孝的言论。吴王是琅琊公子。琅琊,据说是乾明太子给他取的小字,因他是朱武的学生,更得清流一派的赏识、拥护。

顾力行抱着书,翻看了几页,吴王连他儿子顾令实喜欢悬案、疑案的事都知道,这根本就是一本教人如何破案的书。

一名太监近了跟前,道:“顾大人,皇上请你去御书房议事。”

顾力行到御书房时,只见中央跪着一名锦袍妇人,衣着打扮很是素雅,瞧着头上的珠钗,竟似皇妃模样,一时间又猜测不出身份来。“微臣拜见皇上,万岁万万岁!”

皇帝端坐在龙案前,手里拿着奏章,“舒太妃。”

“臣媳在。”舒太妃低垂着头,不敢看皇帝。

“你且说说,当年乾明太子是怎么死的?”

☆、385另有真相

那是舒太妃最不愿意回忆的一幕,即便事过多年,每每忆起,还是她心底最不愿去面对的痛。“回父皇,臣媳记得那是二十年前的正月十七晚上,太子去宁王府赴宴,回来的时候心情很好。还说,兄弟间就该和睦相处。许是晚上酒喝得多了,他一整夜总喊口渴,臣媳给他倒了好几次水。到了下半夜的时候,太子就叫肚子疼,前面他还忍着,臣媳瞧他疼得满头大汗,就让太监去请太医。没想,太医到时,他已咽气了。”

顾力行这算是弄明白了,皇帝对乾明太子的死产生了怀疑。

皇帝向顾侍郎使了个眼神,你不是刑部侍郎么,对案子就应有所了解。

顾力行这才知晓这宫袍妇人是吴王的母亲、乾明太子的遗孀。问道:“请问舒太妃,当时太子还有何症状?”

舒太妃认真地回忆,即便是痛苦的,但也得回话。“记得那晚,我用小杯倒水给太子喝,他却不许,每次都抱了茶壶一饮而尽,喝完之后,不到一刻钟,又要水喝,说茶壶太小。我令人取了大茶壶来,他一口气喝完,当时我都要吓坏了……到了五更天时,太子就叫肚子疼。我只当是水喝多了。”

略略顿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