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疑虑 (第2/4页)

好书推荐: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也就是俗称的“三清”说法而命名。道教修真,讲究共天地一息,身同自然,以身御自然造化,化为大威力。

而反观佛门,主旨却在“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又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注:语出《坛经?行由品第一》)佛家修真,注重体悟自身,照见五蕴,“能以一般若而生八万四千智慧”,就是这个道理。

佛道思想迥然而异,修习法门自然也是背道而驰,只是数千年来各自守秘,不为人知。而此刻青云门大竹峰上一个小小弟子张小凡,却被此事搞得头大无比。

“究竟哪样是对的呢?”

张小凡跳下床来。在房内来回走个不停,只觉得脑中一片混乱,胡思乱想。又不敢问人,最后只得呆呆坐在床边,长叹一声,做声不得。

这些复杂的问题,又岂是他这个老实孩子能弄得清楚的?当然…虽然从流影那里得到了那更加玄之又玄的天书,但他终究还是只知其皮毛。虽然勉强能够同时修炼两门真诀,进境也算不得慢。但这不明白的事情自然依旧是不明白的。

此刻,他突然又很想去找流…是执剑长老莫千觞谈谈这些让他头疼的问题了。

只是张小凡本不是聪慧之人。出身农家,年纪又小,更无什么见识决断,这等大事他想来想去。徒劳半天,却仍是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更是不敢再打扰莫千觞——他最近可是又传下了另一门绝学,虽然看上去如同佛门功法,但内在又有不同。他这练的也是更加苦闷,而且进境极慢,他害怕这会儿再去叨扰执剑长老恐怕免不了一顿大骂…

到了最后,张小凡在心中对自己道:“算了,反正那人也没要求自己何时练成。我三样一起修炼,也就是了。”当下不再多想,心中反而一阵轻松。重新坐在床上,打坐冥想,先行修炼太极玄清道去了。

只是他想的容易,做起来却完全是另一番光景。太极玄清道炼气,要张开全身七窍毛孔,引天地灵气入体沿经脉运行。以此锻炼稳固身体元气和内络经脉;大梵般若却要求入寂灭境界,闭塞全身意想行识。以己身为一世界,独见自性,以深心真元,固本培元。两套法门原本截然相反,却弄得张小凡苦不堪言。幸好在天书的帮助下,终于是有所突破,这三年来,也已经是有所成效——甚至比普通人练得还要快上不少,不过小凡自己并没有发现。

只是他练太极玄清道刚有小成,全身孔窍初开,灵气入体,接下来的大梵般若却又要强关上各处孔窍,入寂灭之境,这本是矛盾之事,天书调和之下,张小凡才刚有起色,可只要他一运行流影刚刚传授给他的这功法,身体里的灵气真元就好像脱缰的野马一般不受控制,难以运转。

后来几日,田不易也曾来了兴致,考校了张小凡一番,却不想,因为前日张小凡修炼“金刚不灭体”过度,这体内清气不得运转,修为倒还不如此前,最多只有玉清一层冒头而已。

田不易瞪大眼睛,满脸怒容盯着张小凡,旁边众弟子都有同情之色,却不敢出声,本来宋大仁还想替张小凡说上两句,但看自己教出的师弟居然练到如此地步,脸上无光,也不敢说话,至于田灵儿,则是笑嘻嘻地在一旁看着笑话。

张小凡满脸羞愧,跪在田不易面前,无地自容,心想不论师父如何责骂,都是应该的。不料等了半天,周围师兄一声不吭,连田不易也没说一句话,他心中奇怪,偷偷抬眼看去,却见田不易满脸怒气,不知何时都化作失望之色,真是应了一句话:哀莫大于心死!

只见田不易拂袖而起,摇了摇头,移动他矮胖身子,居然什么也没说,向着后堂走去。众弟子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宋大仁跟随田不易最久,隐约知道田不易心中所想,猜到师父怕是放弃了这个小师弟。这三个月来,张小凡除了修行功课,闲暇时忙前忙后,乐于助人,人也老实,众人都很是喜欢他。山居寂寞,便是一向骄纵的田灵儿,突然间多了一个和自己年岁相近的玩伴,纵然表面上时常呵斥,心里却也是有几分欢喜的。

宋大仁紧皱眉头,上前扶起张小凡,道:“小师弟,师父只是一时气恼,不打紧的。只要你勤加修习,迟早会得他老人家认可的。”

张小凡心中羞愧,连连点头,自此越发努力。

他自然是不知道,他这份笨的出奇的样子在莫千觞面前,却又让后者忍不住轻笑几声了。

执剑长老自然清楚其中的缘故,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