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部分 (第1/4页)

于说,碧水的夫君不会低于六品。

苏绛唇笑了笑,道:“娘,府里刚好有三个肩舆,我已经吩咐她们去抬过来。”本来,苏绛唇只让人抬一个肩舆过来给宋氏坐,看到宋氏身后的妇人之后,就对另个小丫鬟使眼色,那丫鬟机灵,早就悄悄走掉,叫人多抬一个肩舆过来。

苏绛唇见到那个妇人,觉得有点面熟,偏偏想不起是谁。倒是宋氏见到女儿急匆匆过来,拉着女儿的手道:“天寒地冻的,你怀着身子,怎么还到处走?”

苏绛唇闻言,眼眸里露出了一丝笑意,她走到宋氏身边道:“你看,我说这糕点的味道不同了,你偏不信,非要说我嘴叼了。”

这个时候,宋氏身后的妇人笑着道:“外头天气冷,太太还是先进屋吧。”

那夫人上前给苏绛唇行礼道:“碧水向小姐请安。”

那妇人年约双十,梳着一个弯月髻,插一支盘花镶珠金簪,并一朵粉色绢花,耳朵上戴着一对赤金镶黑玛瑙的耳环,手腕上是一对绞丝银镯。玲珑有致的身段,穿着一件胭脂红暗花锻小袄,外面一件杨妃色绣方胜纹对襟褙子,配一条鹅黄绣白玉兰长裙,肩上还披着一件大红缎绣牡丹纹斗篷。

碧水揉着手里的帕子,心里十分矛盾,她知道,有些话,这个时候不开口,以后他她想开口就难了。

可她一个小小的安人,在侯爷夫人的眼里,只怕连站的资格都没有,若是贸然开口,会不会惹来了苏绛唇的不虞?

在京城呆的时间虽然不久,却足够让碧水体验到人情的冷暖。这京城的权贵,哪个把自己这个小小的安人放在眼里?出席了几场酒宴,顶着安人的名头,受到的全是冷落。在贵族圈子里头,出身,地位,还有夫君的能力,都是别人衡量自己的先决条件。

第692章 指点迷津

692章 指点迷津 692章 指点迷津 她出身低,背后没有任何靠山和势力,夫君的能力不错,可眼下,却卷进了一个天大的麻烦之中。她日日不安,就怕夫君一步踏错,万劫不复。

聪明如苏绛唇,已经察觉到事情有异了,使了一个眼色,翠玉立即带着丫鬟退了下去。

碧水见丫鬟都走了,这才起身,郑重跪到苏绛唇面前,道:“求小姐,不,夫人,请你救救我的夫君一条性命吧。”

不止是苏绛唇懵了,就是宋氏也有点糊涂了。这好端端的,皇上不是加官进爵了吗?按理说,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为什么碧水不喜,反而忧愁。

可惜,孙知县的如意算盘落了空,皇上召见他,要问堤坝的事情。本来,这件事若是换到寻常时候,早就被上峰的人抢走了功劳,可事情牵扯到了魏国公,那些人就本能避开了,反而把孙知县这个有功之臣推了出来。

后来,经过家人的努力,才在平州地面上谋得一个知县的位置。孙知县是个脚踏实地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抢在前头,不敢有一丝懈怠。直到平州堤坝毁了,孙知县领着自己县上的百姓连夜抢修,总算堵住了那堤坝上的漏洞。

孙知县没有什么根底,若是为了堤坝的事情,和魏家闹翻,日后,就不免担心魏家的人算账。何况,这官员之间的利益是互相攀扯的,若是孙知县说错了一句话,或许,不用等魏家的人来,只怕有人先暗地里把他给收拾了。说到底,这孙知县就是别人手里投石问路的石子。

宋氏的话,并不能宽解碧水的忧心。相反,碧水蹙起眉头道:“夫人,太太,我是实在没有了主意,才找你们商量。就当是看在我当年尽心服侍的份上,给我指条明路吧。”

宋氏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碧水一直说要来拜访女儿,背后存着就是这个心思。这分明是让女儿和女婿卷入这场争斗之中,她的脸顿时一沉,目光里透着一丝凌厉。

当然,因为孙知县下水抢修过,也知晓了这堤坝的问题不是出在以次充好这个问题上,而是有人故意让堤坝决堤。可这样的事情,他一个小小的知县,哪敢掺和进去,只能装聋作哑,故作不知。

碧水也感觉到宋氏的不善,低下头,不敢再望向宋氏和苏绛唇。

碧水也看出了宋氏和苏绛唇的疑惑,抽抽噎噎说出了真相。碧水的夫家姓孙,书香门第出身,和碧水自幼青梅竹马。中了进士之后,也不嫌弃碧水丫鬟的身份,娶她过门。

碧水的心定了定,最后,她思索再三,还是决定把话都说开了。“皇上要相公上折子,说明那堤坝的问题,相公不知道该如何说起。若是往轻的地方说,就怕不能如了皇上的意思,若是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