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 (第1/4页)

王云平说着停顿了一下,好像是等原小生发表什么见解,却没有听到原小生的回音,就接着道:“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至于能不能成,还要看你们乡里怎么安排。我这个县长只能给你们想想办法、牵牵线,也不好大包大揽,过分干预吗。”

不管王云平说的再好听,再说什么“只牵线、不干预”的话,事情也已经非常明白了,肯定是有人看中了湾子乡潜在的旅游资源,想要趁火打劫、横插一杠,捞取油水,打算借王云平之力,一举拿下湾子乡的旅游开发项目。不过此人相比马天虎还算地道一些,并没有想着空手套白狼,只是想用政治手段获得投资发财的权力而已。

“谢谢王县长对我们湾子乡事业的关心。”原小生再次对王云平的“关心”表示感谢,“完了之后,我一定把你的意思给骆乡长传达到,请你放心。”原小生最终还是给自己留了一个退身的余地。

“那好,就这样吧。小生,再见。”王云平的口气表示,对原小生的回答并不满意。当然了,原小生的回答肯定不回让她满意,如果让她满意了,就对不起湾子乡八千余百姓了。无论是矿产资源还是旅游资源都是湾子乡人民的共同财富,此刻的原小生担负着让这些财富保值、增值的义务,岂能随意让人摆布。

“对了,小生,最近我想去你家拜访一下老爷子。”就在原小生要挂断电话的时候,王云平又说道,“老爷子是老革命,老前辈,为共和国的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为我过去工作的疏忽,没能及时去拜访,心里一直觉得非常惭愧。你抽时间给老爷子通个电话,在方便的时候,我想去亲自看看老爷子,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表达一下我们这些后辈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之心。”

第228章 修山路各怀鬼胎 下

第228章修山路各怀鬼胎下王云平也不知道从哪儿获得了外公的底细,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不过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外公痛骂孙一民的事情已经在县里穿的沸沸扬扬,王云平不可能不知道一些端倪。

这段时间,外公家几乎成了农贸市场,天天是车水马龙,把外公搞的也是烦不胜烦,见提着大包小包的人进门,就骂着往外推,不过推是肯定推不出去的,只好黑着脸将来的人骂几句完事。

然而那些人却因此增加了一个毛病:外公越是骂,而且越是骂的狠,他们回去之后就越是毫不掩饰地四处张扬,说老爷子把他骂了,骂的声色俱厉,骂的体无完肤,老爷骂的对,骂的非常正确,一下子把自己给骂清醒了。那些去了之后没有挨骂的反而会觉得少了点什么一样。

县委党史办和县志办的主任也去了。他们去的目的是为了详细地了解一下老爷子过去的经历和河湾县的历史情况,然后把这些东西编进党史和县志里面。这两个去了之后,老爷子当然就没有骂。非但没有骂,而且和颜悦色,还吩咐外婆给烙了葱花饼,招待这二位。

这二位搞完工作回到县里之后,才忽然想起,老爷子竟然没有骂自己,马上浑身不自在了起来,总感觉哪儿不对劲,神色恍惚了两天,果然来事了。这二位史无前例地被县委书记孙一民召见,去的时候,两个人就有些腿肚子打颤,进了门,还没有站稳当,就被孙一民狠狠地痛批了一顿。孙一民痛心疾首地质问这两位:知道老爷子为什么不骂你们吗?

这二位都是老实本分又年龄偏大的老机关了,即便是知道实情也不敢说出来,只好忍耐着孙一民教育完之后,点头如鸡吃小米一样,灰溜溜地离开了孙一民的办公室,从此以后,更夹着尾巴做人了。

在这片富饶神奇的国土上,因为政治的原因,往往能演绎出,许多不可思议,甚至啼笑皆非的现实来,诸如“你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我爸是李刚”之类的怪诞之事,也绝非是一时积累而来,肯定牵扯了深层次的历史和人文原因。或许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官本位”吧。

(此处作者删除xxx个字)孙一民的电话是在骆当仁主持开乡党委班子会的时候,打过来的,自然又打到了原小生的手机上。原小生就给骆当仁打了个招呼,出去把电话接了起来。

原小生一接起电话,孙一民就哈哈笑了起来,首先亲热地问道:“生子,修路的事情搞的怎么样了啊?给我汇报汇报吧。”这也是孙一民听外公称呼原小生为生子,也就这样叫了起来。

对于孙一民突然打来的这个电话,原小生多少还是感到有些意外,无论有什么新仇旧恨,毕竟人家是县委书记,急忙客气道:“孙书记,我现在就把工程的进展情况给你汇报一下,到今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