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你明日与齐威王赌马,我能令你大胜。”

第二天,田忌邀齐威王赛马,并以千金为赌注,齐威王笑着对他说:

“你每次都输给我,这次不也是送金给我吗?”

田忌说:“到时候就知道输赢了。”

第二天,各王族公子皆把马车装饰一番,一齐来到赛场,田忌有些担心地问孙膑:“千金赌注,不可为儿戏。”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没问题!”

比赛开始时,孙膑让田忌的三等马和齐威王的头等马比赛,结果先输一场,齐威王暗暗高兴。

田忌说:“还有两场比赛,胜负还未见分晓。”

第二场,孙膑派上等马和齐威王的次等马比赛,结果田忌赢了这一场。第三场,孙膑用次等马对齐威王的三等马,结果又赢了,齐威王大惊失色,问田忌:

“将军今日有此大胜,必定有异人传授秘法?”

田忌回答说:“不瞒您说,这是孙膑的计谋。”

齐威王从此对孙膑另眼相看,并让他统帅大军。

“攻心”说话术也是如此,在关键之时,要以大局为重,不贪小利。虽然这是智谋策略的较量,实际上也包含许多做人的道理。

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一方面要为大前提着想,另一方面也要从细微处着眼。

如果掌握了丰富的谈话技巧,又能从整体和局部切入来找可乘之机,就有办法使对方臣服。

譬如你可以说:“其他小问题我们待会儿再讨论”,然后,把焦点锁在关键的问题上,不要让一些细节问题干扰了主题。

开始先讨论这些主要问题,然后再注意那些细微而又容易引起争论的小部分,因为一旦全面展开辩论,就会与对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面发生争执,并增加对方的敌意。如果你这样开头:“为了顾全大局……”、“为了大家的利益……”对方不但原则上会同意你的想法,同时还十分感兴趣,你便可趁机提出你最关心的焦点问题,或许他刚开始不易接受,但权衡利弊之后,最终还是会接受你的意见。

有一名商人在市场上出售他饲养的马,另一个商人对他的马很感兴趣,三言两语成交后,便牵着马离去。这时,卖马者叫住对方说:

“先生,你既然买了我的马,为什么不连马鞍一起买去呢?我的马久配此鞍,已经熟悉它的压力;二来如果你要买新的,又要花更多的钱。买马不顺便买适合的鞍实在不是好主意。”

那名商人听后觉得确有道理,于是爽快地买下马鞍。

“既买马,就要买鞍”是利用对方没有防备的心理,一举两得。

反之,若像三国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则是大大失策。

如何进“西点军校”?

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虽然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当你和别人争执时,你却总希望对方接受你的观点。

事实上,要对方接受你的想法,被你洗脑,并非不可能。

如果你想说服对方,可以请对方先站在你的立场说话,让他了解你的处境和心情,然后从他的言语中找到说服他的论据。

我有一位老师,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相当苛刻,每当学生当面抱怨他时,他总是淡淡地说:

“当你们有一天为人师表时自然会明白。”

其实当初我们并不明白老师的意思,但步入社会以后,便逐渐能够理解老师当时话中的含义。

“假如你此刻站在我的立场,你会怎么做?”这种说话技巧,是说服对方最有力的一个心理技巧。

美国有位陆军上校,自幼就一直梦想能进西点军校深造,因为那里是将军的摇篮,有每位士兵梦寐以求的求学环境。

套用拿破仑的一句话就是:“不进西点军校的军人,不会是好军人。”

这名陆军上校高中毕业那年,正巧遇上全球爆发经济危机,而学校的规定又刚好是免费入学,因此更多人想进校学习。但要挤进这所学校不容易,非得有权威人士的推荐不可。

然而,这些条件他都不具备。

不过,为了圆自己的梦想,他亲自拜访几位权威人士,并对他们说:

“假如您是一位从小就梦想进入西点军校的人,您会怎么做?”

你这句话相当具有说服力,让这些权威人士积极地向西点军校推荐他,终于他如愿以偿,并且成就了一番事业。

事实上,如果他直接地对每个人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