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部分 (第1/4页)

妗5�憬窈笄肟停�残枰�≡袢恕!彼低昴贸龆潘嗟淖啾砀��础6潘嗍�植牙ⅲ�俪�奈涔僭倍枷脒��牧场�

'15'吐蕃酋长曷苏帅部落请内附,以右玉钤卫将军张玄遇为安抚使,将精卒二万迎之。六月,军至大渡水西,曷苏事泄,为国人所擒。别部酋长昝捶帅羌蛮八千余人内附,玄遇以其部落置莱川州而还。

'15'吐蕃酋长曷苏率领部落请求归附唐朝,朝廷任命右玉钤卫将军张玄遇为安抚使,领精卒二万迎接他。六月,唐军到大渡水西边,曷苏归附唐朝的事情泄露,被本国人擒拿。别部酋长昝捶率领羌蛮八千余人归附唐朝,张玄遇将他的部落安置在莱川州后,便撤军了。

'16'辛亥,万年主簿徐坚上疏,以为:“书有五听之道,令著三覆之奏。窃见比有敕推按反者,令使者得实,即行斩决。人命至重,死不再生,万一怀枉,吞声赤族,岂不痛哉!此不足肃奸逆而明典刑,适所以长威福而生疑惧。臣望绝此处分,依法覆奏。又,法官之任,宜加简择,有用法宽平,为百姓所称者,愿亲而任之;有处事深酷,不允人望者,愿疏而退之。”坚,齐聃之子也。

'16'辛亥(疑误),万年县主簿徐坚上疏认为:“古书记载审案实行听词、听色、听气、听耳、听目等‘五听’,贞观年间有死罪经三次复奏才行刑的命令。我看见近来有命令审讯谋反者,让使者审得事实,立即判决处死。人命至关重要,死后不能复生,万一含冤,被灭族而怀怨不敢出声,岂不令人痛心!这样做不足以肃清恶人和叛逆,彰明常刑,恰好助长一些人擅权枉法,使人们产生疑惧。我希望杜绝这种处理办法,依法复奏再行刑。还有,任用法官,应当加以选择,有执法宽大公平,为百姓所称赞的,希望亲近而任用他;有处理事情峻刻严酷,不孚众望的,请疏远而斥退他。”徐坚是徐齐聃的儿子。

'17'夏官侍郎李昭德密言于太后曰:“魏王承嗣权太重。”太后曰:“吾侄也,故委以腹心。”昭德曰:“侄之于姑,其亲何如子之于父?子犹有篡弑其父者,况侄乎!今承嗣既陛下之侄,为亲王,又为宰相,权侔人主,臣恐陛下不得久安天位也!”太后矍然曰:“朕未之思。”秋,八月,戊寅,以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武承嗣为特进,纳言武攸宁为冬官尚书,夏官尚书、同平章事杨执柔为地官尚书,并罢政事;以秋官侍郎新郑崔元综为鸾台侍郎,夏官侍郎李昭德为凤阁侍郎,检校天官侍郎姚为文昌左丞,检校地官侍郎李元素为文昌右丞,与司宾卿崔神基并同平章事。,思廉之孙;元素,敬玄之弟也。辛巳,以营缮大匠王璇为夏官尚书、同平章事。承嗣亦毁昭德于太后,太后曰:“吾任昭德,始得安眠,此代吾劳,汝勿言也。”

'17'夏官侍郎李昭德私下对太后说:“魏王武承嗣权太重。”太后说:“他是我的侄儿,所以任为亲信。”李昭德说:“侄儿对于姑姑,怎么能比得上儿子对于父亲亲近?儿子还有杀死父亲的,何况侄儿呢!现在武承嗣既是陛下的侄儿,是亲王,又任宰相,权势与君主等同,我恐怕陛下不能久安于天子之位!”太后震惊地说:“朕没有想到这点。”秋季,八月,戊寅(十六日),朝廷任命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武承嗣为特进,纳言武攸宁为冬官尚书,夏官尚书、同平章事杨执柔为地官尚书,一并罢去相职;任命秋官侍郎新郑人崔元综为鸾台侍郎,夏官侍郎李昭德为凤阁侍郎,检校天官侍郎姚为文昌左丞,检校地官侍郎李元素为文昌右丞,与司宾卿崔神基并任同平章事。姚是姚思廉的孙子;李元素是李敬玄的弟弟。辛巳(十九日),朝廷任命营缮大匠王为夏官尚书、同平章事。武承嗣也向太后诋毁李昭德,太后说:“我任用李昭德,才睡得安稳,他可以为我代劳,你不要说了。”

是时,酷吏恣横,百官畏之侧足,昭德独廷奏其奸。太后好祥瑞,有献白石赤文者,执政诘其异,对曰:“以其赤心。”昭德怒曰:“此石赤心,他石尽反邪?”左右皆笑。襄州人胡庆以丹漆书龟腹曰:“天子万万年。”诣阙献之。昭德以刀刮尽,奏请付法。太后曰:“此心亦无恶。”命释之。

当时,酷吏恣意横行,百官畏惧他们,不敢正面站立,只有李昭德敢于在朝廷揭露他们的邪恶。太后迷信祥瑞,有人进献有赤色花纹的白石,主管官员责问他这石头有什么特别之处,回答说:“因为它的心忠诚。”李昭德大怒说:“这块石头的心忠诚,其他石头全都造反吗?”身边的人都发笑。襄州人胡庆用红漆在龟的腹部书写“天子万万年”几个字,到皇宫门口进献。李昭德用刀把字刮除净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