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部分 (第1/4页)

老百姓五万人,向西退保上。魏军生擒赫连定的弟弟丹杨公赫连乌视拔武陵公赫连秃骨以及公、侯以下的贵族和大臣一百多人。这天,北魏军又乘胜进攻安定,守城的夏国东平公赫连乙斗丢弃城池,逃奔长安。又强行裹胁百姓数千家向西逃往上。

'28'戊戌,魏叔孙建攻竺灵秀于湖陆,灵秀大败,死者五千余人。建还屯范城。

'28'戊戌(十六日),北魏寿光侯叔孙建,进攻刘宋兖州刺史竺灵秀据守的湖陆,竺灵秀大败,被斩杀的士卒达五千多人。叔孙建得胜收兵,驻防范城。

'29'己亥,魏主如安定;庚子,还,临平凉,掘堑围之。安慰初附,赦秦、雍之民,赐复七年。夏陇西守将降魏。

'29'己亥(十七日),北魏国主拓跋焘抵达安定。庚子(十八日),返回平凉城外,指挥将士在平凉城四周,深挖沟堑,重重包围。拓跋焘又安抚慰问新归附的百姓,免除秦、雍二州百姓的赋役七年。夏国陇西守将向北魏军投降。

'30'辛丑,魏安颉督诸军攻滑台。

'30'辛丑(十九日),北魏冠军将军安颉督率各路军队攻打滑台。

'31'河西王蒙逊遣尚书郎宗舒等人贡于魏,魏主与之宴,执崔浩之手以示舒等曰:“汝所闻崔公,此则是也。才略之美,于今无比。朕动止咨之,豫陈成败,若合符契,未尝失也。”

'31'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派遣尚书郎宗舒等人到北魏进贡。拓跋焘设宴招待,拉住崔浩的手,向宗舒介绍说:“你们听说的崔先生,就是这位。他智略与才华的高妙,举世无双。我的一举一动,都要征求他的意见。他预测战场上的成败,就象合在一起的符信一样,不差分毫,从来没有失误。”

'32' 魏以叔孙建都督冀、青等四州诸军事。

'32'北魏朝廷任命叔孙建为都督冀州、青州等四州诸军事。

'33'魏尚书库结帅骑五千迎秦王暮末。秦卫将军吉毗以为不宜内徙,暮末从之,库结引还。

'33'北魏尚书库结率领骑兵五千,迎接西秦国王乞伏暮末。西秦卫将军乞伏吉毗认为不应内迁投靠北魏,乞伏暮末同意。库结只好领兵而回。

南安诸羌万余人叛秦,推安南将军、督八郡诸军事、广宁太守焦遗为主,遗不从;乃劫遗族子长城护军亮为主,帅众攻南安。暮末请救于氐王杨难当。难当遣将军苻献帅骑三千救之,暮末与之合击诸羌。诸羌溃,亮奔还广宁,暮末进军攻之。以手令与焦遗使取亮,十二月,遗斩亮首出降,暮末进遗号镇国将军。秦略阳太守弘农杨显以郡降夏。

南安的各羌族部落一万余人背叛了西秦的统治,共同推举安南将军、督八郡诸军事、广宁太守焦遗为盟主,焦遗拒绝。羌族部众于是劫持焦遗的族侄、长城护军焦亮为盟主,聚众攻打南安城。乞伏暮末向氐王杨难当请求援兵,杨难当派将军苻献率骑兵三千人,赶赴救援,与乞伏暮末合兵反击各羌族部落军队的进攻。羌军溃败,焦亮逃回广宁,乞伏暮末进攻广宁。亲自下手令命焦遗诛杀焦亮。十二月,焦遗将焦亮斩首,出城投降。乞伏暮末为焦遗加封号称镇国将军。西秦略阳太守弘农人杨显献出郡城,投降夏国。

'34'辛酉,以长沙王义欣为豫州刺史,镇寿阳。寿阳土荒民散,城郭颓败,盗贼公行;义欣随宜经理,境内安业,道不拾遗,城府完实,遂为盛藩。芍陂久废,义欣修治堤防,引河水入陂,溉田万余顷,无复旱灾。

'34'辛酉(初九),刘宋朝廷任命长沙王刘义欣为豫州刺史,镇守寿阳。寿阳土地荒芜,人民流散,城垣坍塌,盗贼公开抢劫。刘义欣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治理寿阳,不久,寿阳境内的人民就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城池坚固,仓廪充实,于是成了强盛的藩镇势力。芍陂也早已残旧不堪,刘义欣修整堤防,引肥河水入陂,灌溉农田一万余顷,从此没有再出现旱灾。

'35'丁卯,夏上谷公社干、广阳公度洛孤出降,魏克平凉。

'35'丁卯(十五日),夏国上谷公赫连社干、广阳公赫连度洛孤出城投降,北魏军攻克了平凉。

关中侯豆代田得奚斤、娥清等,献于魏主。魏主以夏主之后赐代田,命斤膝行执酒以奉代田,谓斤曰:“全汝生者,代田也。”赐代田爵井陉侯,加散骑常侍、右卫将军,领内都幢将。

北魏关中侯豆代田,救出了被俘司空奚斤、宗正娥清等,呈献给拓跋焘。拓跋焘把赫连定的皇后赏赐给豆代田,命令奚斤跪下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