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部分 (第1/4页)

'34'辛酉,立皇子伯宗为太子。

'34'辛酉(初七),陈朝立皇子陈伯宗为太子。

'35'己巳,齐主如晋阳。

'35'己巳(十五日),北齐国主去晋阳。

'36'辛未,周主封其弟辅城公邕为鲁公,安成公宪为齐公,纯为陈公,盛为越公,达为代公,通为冀公,为滕公。

'36'辛未(十七日),北周国主封他的弟弟辅城公宇文邕为鲁公,安成公宇文宪为齐公,宇文纯为陈公,宇文盛为越公,宇文达为代公,宇文通为冀公,宇文为滕公。

'37'乙亥,立太子母吴兴沈妃为皇后。

'37'乙亥(二十一日),陈朝立太子陈伯宗的母亲吴兴人沈妃为皇后。

'38'周少保怀宁庄公蔡卒。

'38'北周少保怀宁庄公蔡去世。

'39'齐显祖嗜酒成疾,不复能食,自知不能久,谓李后曰:“人生必有死,何足致惜!但怜正道尚幼,人将夺之耳!”又谓常山王演曰:“夺则任汝,慎勿杀也!”尚书令开封王杨、领军大将军平秦王归彦、侍中广汉燕子献、黄门侍郎郑颐皆受遗诏辅政。冬,十月,甲午,殂。癸卯,发丧,群臣号哭,无下泣者,唯杨涕泗呜咽。太子殷即位,大赦。庚戌,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诏诸土木金铁杂作一切停罢。

'39'北齐文宣帝因为嗜酒病重,不能进食,自己知道不能活多久了,便对李后说:“人生必有一死,我对死没有什么可惜的。只是怜悯太子正道年纪还小,恐怕有人会夺他的皇位!”又对常山王高演说:“要夺皇位也只好由你去,但千万不要杀害我儿。”尚书令开封王杨、领军大将军平秦王高归彦、侍中广汉人燕子献、黄门侍郎郑颐都接受遗诏承担辅政的责任。冬季,十月,甲午(初十),北齐文宣帝去世。癸卯(十九日),为其发丧,群臣们都作出号哭的样子,但没有人流泪。只有杨涕泪俱下,呜咽不止。太子高殷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庚戌(二十六日),尊称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下诏命令各种土木金铁杂作之事全部暂停。

'40'王琳闻高祖殂,乃以少府卿吴郡孙为郢州刺史,总留任,奉梁永嘉王庄出屯濡须口,齐扬州道行台慕容俨帅众临江,为之声援。十一月,乙卯,琳寇大雷,诏侯、侯安都及仪同徐度将兵御之。安州刺史吴明彻夜袭湓城,琳遣巴陵太守任忠击明彻,大破之,明彻仅以身免。琳因引兵东下。

'40'王琳听到陈武帝去世的消息,便任命少府卿吴郡人孙为郢州刺史,让他总揽留守事宜,自己则拥奉梁朝永嘉王萧庄出兵屯驻濡须口,北齐扬州道行台慕容俨率领部众逼近长江,为其声援。十一月,乙卯(初二),王琳进犯大雷。陈文帝诏令侯、侯安都和仪同徐度带兵去抵抗。安州刺史吴明彻乘夜袭击湓城,王琳派巴陵太守任忠进攻吴明彻,把他打得大败,吴明彻只逃出了一条命。王琳乘引势兵东下。

'41'齐以右丞相斛律金为左丞相,常山王演为太傅,长广王湛为太尉,段韶为司徒,平原王淹为司空,高阳王为尚书左仆射,河间王孝琬为司州牧,侍中燕子献为右仆射。

'41'北齐任命右丞相斛律金为丞相,常山王高演为太傅,长广王高湛为太尉,段韶为司徒,平原王高淹为司空,高阳王高为尚书左仆射,河间王高孝琬为司州牧,侍中燕子献为右仆射。

'42'辛未,齐显祖之丧至邺。

'42'辛未(十九日),北齐文宣帝的灵柩由晋阳移到邺城。

'43'十二月,戊戌,齐徙上党王绍仁为渔阳王,广阳王绍义为范阳王,长崐乐王绍广为陇西王。

'43'十二月,戊戌(十五日),北齐改封上党王高绍仁为渔阳王,广阳王高绍义为范阳王,长乐王高绍广为陇西王。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八卷

陈纪二 世祖文皇帝上天嘉元年(庚辰、560)

陈纪二 陈文帝天嘉元年(庚辰,公元560年)

'1'春,正月,癸丑朔,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癸丑朔(初一),陈朝大赦天下,改换年号为天嘉。

'2'齐大赦,改元乾明。

'2'北齐大赦天下,改换年号为乾明。

'3'辛酉,上祀南郊。

'3'辛酉(初九),陈文帝在南郊祭天。

'4'齐高阳王,以滑稽便辟有宠于显祖,常在左右,执杖以挞诸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