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部分 (第1/4页)

丹杨溃败后,冯慧亮等人自然会投降了!”李孝恭准备采纳众将领的意见,李靖说:“辅公的精锐部队虽然在这里有水陆两支军队,但是他自己统率的军队也不少,如今博望的各个敌营尚且不能攻克,辅公凭借石头城自保,又岂是容易攻克的!进军攻打丹杨,十天半个月攻不下,冯慧亮等人紧随在我军背后,我军腹背受敌,这是很危险的。冯慧亮、陈正通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并非他们不想出战,而是因为辅公定下的计策让他们按兵不动,想以此拖垮我军罢了。我们现在主动挑战攻城,可一举破敌!”李孝恭表示赞同,用老弱残兵先进攻敌人的营垒,自己统领着精兵严阵以待。攻打敌人

营垒的部队失败逃跑,敌军出兵追击,走出几里地,遇到唐大军,双方交战,唐军大败敌军。阚棱摘下头盔对敌军说道:“你们

不认识我吗?怎么胆敢来与我交战!“敌军中有很多阚棱的旧部下,均丧失了斗志,也有一些人向阚棱行礼,敌军因此溃败。李孝恭、李靖乘胜追击逃敌,转战一百多里,敌军博山、青林两处部队均溃败,冯慧亮、陈正通等人逃回丹杨,被唐军杀伤及淹死的敌军有一万多人。李靖的部队先到达丹杨,辅公大为惊慌,带着几万兵马,放弃丹杨城向东逃跑,打算到会稽投靠左游仙,李世在后面追击他。辅公到句容,随从的军队能跟上他的才五百人,夜晚,在常州宿营,他手下的将领吴骚等人谋划把他逮起来。辅公觉察到吴骚等人的意图,丢下妻儿,独身带领几十名心腹,冲破关卡逃走。辅公到武康,受到农民的攻击,西门君仪战死,农民捉住辅公,送到丹杨处死,悬首示众,唐军分别搜捕辅公的余党,全部处决,江南地区全部平定。

己亥,以孝恭为东南道行台右仆射,李靖为兵部尚书。顷之,废行台,以孝恭为扬州大都督,靖为府长史。上深美靖功,曰:“靖,萧、辅之膏肓也。”

己亥(二十九日)唐任命李孝恭为东南道行台右仆射,李靖为行台兵部尚书。不久,又废除东南道行台,任命李孝恭为扬州大都督,李靖为大都督府长史。高祖深深地赞美李靖的功劳,说道:“李靖是萧铣、辅公的克星。”

阚棱功多,颇自矜伐。公诬棱与己通谋。会赵郡王孝恭籍没贼党田宅,棱及杜伏威、王雄诞田宅在贼境者,孝恭并籍没之;棱自诉理,忤孝恭,孝恭怒,以谋反诛之。

阚棱立了功勋,颇自傲。辅公诬陷阚棱与自己合谋。恰好赵郡王李孝恭查封没收辅公党羽的田地房产,阚棱以及杜伏威、王雄诞在辅公境内的田地房产,李孝恭也一起没收;阚棱自己申诉说明,触犯了李孝恭,李孝恭很生气,以谋反的罪名杀了阚棱。

'19'夏,四月,庚子朔,赦天下。是日,颁新律令,比开皇旧制增新格五十三条。

'19'夏季,四月庚子朔(初一),唐大赦天下。当天,颁布新的律令,新律比隋朝开皇的旧制增加了五十三条新法规。

'20'初定均田租、庸、调法:丁、中之民,给田一顷,笃疾减什之六,寡妻妾减七,皆以什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随土地所宜,绫、绢、、布。岁役二旬;不役则收其佣,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租、调俱免。水旱虫霜为灾,什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调,损七已上课役俱免。凡民赀业分九等。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四邻为保。在城邑者为坊,田野者为村。食禄之家,无得与民争利;工商杂类,无预士伍。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岁造计帐,三年造户籍。

'20'唐初次制定均田制与租、庸、调的办法:每位成年丁男及十六岁以上二十以下的中男,给一顷田,有严重疾病者减去十分之六,寡妻、寡妾减去十分之七,所有授田均以其中十分之二为世业田,十分之八为口分田。每一成年男子每年交纳的租是二石粟。调按照当地物产情况,分别交纳绫、绢、、布。每年劳役二十日,不服劳役则收取,每天三尺;有事增加劳役者,加十五日劳役,免除应交之调;加三十日劳役,应交纳的租、调均予免除。如遇水、旱、虫、霜等自然灾害,收成损失十分之四以上,免除租;损失十分之六以上,免除调;损失在十分之七以上,免去全部应交纳的租调及应服劳役。百姓的资产分为九等。一百户为一里,五个里成为一乡,四家为邻,四个邻成一保。在城镇居住区为坊,在乡村居住区为村。官宦之家有国家俸禄,不准与百姓争夺利益;工商杂色人等,不准加入士人阶层。男女初生为黄,四岁以上为小,十六岁以上为中,二十岁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