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7部分 (第1/4页)

月以后,应诏的不足十人。乙未(十八日),再一次颁下御札催促这件事。

'6'三月,丁丑,敕禁民作铜器。初,唐世天下铸钱有三十六冶,丧乱以来,皆废绝,钱日益耗,民多销钱为铜器,故禁之。

'6'三月,丁丑(三十日),敕令禁止民间制作铜器。过去,后唐时期天下有三十六个冶铜所铸钱,丧乱以来,都已废绝了,而钱日益耗费,民众往往销毁钱来制作铜器,所以禁止它。

'7'中书舍人李详上疏,以为“十年以来,赦令屡降,诸道职掌皆许推恩,而藩方荐论动逾数百,乃至藏典、书吏、优伶、奴仆,初命则至银青阶,被服皆紫袍象笏,名器僭滥,贵贱不分。请自今诸道主兵将校之外,节度州听奏朱记大将以上十人,他州止听奏都押牙、都虞候、孔目官,自余但委本道量迁职名而已。”从之。

'7'中书舍人李详上疏,他认为“十年以来,多次颁布郝令,对于诸道职掌都允许推广扩充,而各地藩镇的荐举动辄超过几百人,乃至管理帑藏的典吏、书吏、优伶、奴仆,开始任命就要授以银青阶,穿着都是紫色官服象牙笏板,以致名号和器物超越本分滥用,贵贱不能分辨。请求自今以后,除诸道主管军务的将校之外,节度州允许奏报不给铜印的木印朱记大将以上十个人,其他州只允许奏报都押牙、都虞候、孔目官,其余的人员只是委托本道酌量调迁职名罢了。”后晋高祖听从了这个意见。

'8'夏,四月,甲申,唐宋齐丘自陈丞相不应不豫政事,唐主答以省署未备。

'8'夏季,四月,甲申(初七),南唐宋齐丘自己陈说丞相不应当不参预政事,南唐主答复说省署还没有准备好。

'9'吴让皇固辞旧宫,屡请徙居;李德诚等亦亟以为言。五月,戊午,唐主改润州牙城为丹杨宫,以李建勋为迎奉让皇使。

'9'吴国让皇坚决辞让,不住在旧宫,多次请求迁徙别处居住;李德诚等极力主张这样办。五月,戊午(十二日),南唐主把润州牙城改名为丹杨宫,任用李建勋为迎奉让皇使。

'10'杨光远自恃拥重兵,颇干预朝政,屡有抗奏,帝常屈意从之。庚申,以其子承祚为左威卫将军,尚帝女长安公主,次子承信亦拜美官,宠冠当时。

'10'杨光远自恃拥有重兵,很是干预朝中政事,常常提出抗命的奏事,后晋高祖常屈意听从他。庚申(十四日),任命他的儿子杨承祚为左威卫将军,娶了后晋高祖女儿长安公主为妻,次子杨承信也拜受美好官职,恩宠为当时之冠。

'11'壬戌,唐主以左宣威副统军王舆为镇海留后,客省使公孙圭为监军使,亲吏马思让为丹杨宫使,徙让皇居丹杨宫。

'11'壬戌(十六日),南唐主任用左宣威副统军王舆为镇海留后,客省使公孙圭为监军使,亲近官吏马思让为丹杨宫使,把让皇迁徙到丹杨宫。

宋齐丘复自陈为左右所间,唐主大怒;齐丘归第,白衣待罪。或曰:“齐丘旧臣,不宜以小过弃之。”唐主曰:“齐丘有才,不识大体。”乃命吴王持手诏召之。

宋齐丘再次陈说自己被左右所间隔架空,南唐主大怒;宋齐丘回到自己府第,穿起白衣等待治罪。有人说:“齐丘是旧臣,不应因为小过失而把他抛弃。”南唐主说:“齐丘有才干,但是不识大体。”便让吴王徐拿着手诏召唤他。

六月,壬午,或献毒酒方于唐主,唐主曰:“犯吾法省自有常刑,安用此为!”群臣争请改府寺州县名有吴及阳者,留守判官杨嗣请更姓羊,徐曰:“陛下自应天顺人,事非逆取,而诌邪之人专事改更,咸非急务,不可从也。”唐主然之。

六月,壬午(初七),有人献毒酒方给南唐主,南唐主说:“违犯我法律的自有正常刑罚,要这个干什么!”群臣争着请求更改府寺州县的名称中有“吴”和“阳”字的,留守判官杨嗣请求改姓羊,徐说:“陛下自然是应天顺人的,事情不是有意抗逆的,而谄邪之人专门抓住这些事更改讨好,这都不是当务之急,不要听从他们。”南唐主认为很对。

'12'河南留守高行周奏修洛阳宫。丙戌,左谏议大夫薛融谏曰:“今宫室虽经焚毁,犹侈于帝尧之茅茨;所费虽寡,犹多于汉文之露台。况魏城未下,公私困窘,诚非陛下修宫馆之日;俟海内平宁,营之未晚。”上纳其言,仍赐诏褒之。

'12'河南留守高行周奏请修缮洛阳宫,丙戌(十一日),左谏议大夫薛融进谏说:“现在的宫室虽然遭受焚烧毁坏,还是比帝尧的茅草宫殿奢侈得多;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