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部分 (第1/4页)

已无法坚守,就以救援许昌为名,九月,给沈劲留下五百人守卫洛阳,陈自己则率领兵众东行。沈劲高兴地说:“我的志向就是要临危受命,如今得到机会了。”陈听说许昌已经失陷,于是就逃奔到新城。前燕悦希率兵进攻河南各城,全都攻了下来。

'12'秦王坚命公国各置三卿,并余官皆听自采辟,独为置郎中令。富商赵掇等车服僭侈,诸公竞引以为卿;黄门侍郎安定程宪请治之。坚乃下诏称:“本欲使诸公延选英儒,乃更猥滥如是!宜令有司推检,辟召非其人者,悉降爵为侯,自今国官皆委之铨衡。自非命士已上,不得乘车马;去京师百里内,工商皂隶,不得服金银、锦绣,犯者弃市。”于是平阳、平昌、九江、陈留、安乐五公皆降爵为侯。

'12'前秦王苻坚命令各公爵封国分别设置郎中令、中尉、大农三卿,同其他官吏一起,全都由他们自行征召选拔,只有郎中令由苻坚任命。富商赵掇等人车乘服饰奢侈,然而各位公爵却竞相推举他做三卿。黄门侍郎安定人程宪请求苻坚干预此事。苻坚于是就下达诏令称:“本来想让诸王公选聘拔有才华的儒生,没想到竟然混乱到这种地步!应该命令有关官吏追究检查,凡是所征召的人选不得当的,全都把爵位降为侯,从现在开始,国家的官吏全都由吏部尚书选拔。本人职位不在朝廷任命以上,不许乘车马;离开京师百里以内,工商差役之人,不许穿饰有金银、锦绣的服装,违犯者陈尸街头示众。”因此平阳、平昌、九江、陈留、安乐的五位公爵全被降低爵位为侯。

三年(乙丑、365)

三年(乙丑,公元365年)

'1'春,正月,庾申,皇后王氏崩。

'1'春季,正月,庚申(十六日),东晋皇后王氏去世。

'2'刘卫辰复叛代,代王什翼犍东渡河,击走之。

'2'刘卫辰又背叛了代国,代王拓跋什翼犍东渡黄河,赶跑了刘卫辰。

什冀犍性宽厚,郎中令许谦盗绢二匹,什冀犍知而匿之,谓左长史燕凤曰:“吾不忍视谦之面,若谦惭而自杀,是吾以财杀士也。”尝讨西部叛者,流矢中目;既而获射者,群臣欲脔割之,什冀犍曰:“彼各为其主斗耳,何罪!”遂释之。

拓跋什冀犍性格宽容厚道,郎中令许谦盗窃了两匹绢丝,拓跋什冀犍知道后就加以隐瞒,还对左长史燕凤说:“我不忍心看到许谦,如果见面后许谦因惭愧而自杀,这就是我因财货而杀手下的官吏了。”过去讨伐西部反叛者的时候,拓跋什冀犍曾被流箭击中眼睛,后来擒获了射箭的人,群臣都要将他千刀万剐,拓跋什冀犍说:“他们都是各为其主战斗罢了,有什么罪呢!”于是就释放了他。

'3'大司马温移镇姑孰。二月,乙未,以其弟右将军豁监荆州、扬州之义城、雍州之京兆诸军事,领荆州刺史;加江州刺史桓冲监江州及荆、豫八郡诸军事;并假节。

'3'大司马桓温转移到姑孰镇守。二月,乙未(二十一日),任命他的弟弟右将军桓豁监荆州、扬州的义城、雍州的京兆诸军事,兼领荆州刺史。让江州刺史桓冲担任监江州及荆、豫八郡诸军事,全都持有符节。

司徒昱闻陈弃洛阳,会大司马温于洌洲,共议征讨。丙申,帝崩于西堂,事遂寝。

司徒司马昱听说陈放弃了洛阳,便和大司马桓温在洌洲会面,共同商议征讨事宜。丙申(二十二日),东晋哀帝在西堂驾崩,征讨事宜也就搁置起来。

帝无嗣;丁酉,皇太后诏以琅邪王奕承大统。百官奉迎于琅邪第,是日,即皇帝位,大赦。

哀帝没有后嗣,丁酉(二十三日),皇太后下达诏令,让琅邪王司马奕继承帝位。朝廷百官到琅邪王的宅第去迎接他。当天,司马奕即皇帝位,实行大赦。

'4'秦大赦,改元建元。

'4'前秦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建元。

'5'燕太宰恪、吴王垂共攻洛阳。恪谓诸将曰:“卿等常患吾不攻,今洛阳城高而兵弱,易克也,勿更畏懦而怠惰!”遂攻之。三月,克之,执扬武将军沈劲。劲神气自若,恪将宥之。中军将军慕舆虔曰:“劲虽奇士,观其志度,终不为人用,今赦之,必为后患。”遂杀之。

'5'前燕太宰慕容恪、吴王慕容垂共同攻打洛阳。慕容恪对众将领说:“你们经常担心我不进攻,如今洛阳城墙虽高而守兵微弱,容易攻克,不要再畏惧怯懦而懒惰!”于是就开始进攻洛阳。三月,洛阳被攻克,抓获了扬武将军沈劲。沈劲神态自若,慕容恪准备要宽赦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