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部分 (第1/4页)

诏书尚未到达幽州,刘总已经剃发做了和尚。将士想遮拦强留刘总,刘总杀死将士中为首者十几个人。当夜,他把节度使的大印和符节授予留后张,然后逃走。等到天明,军中才知道他已逃亡的消息。张上奏,称刘总去向不明。癸亥(二十七日),刘总死于定州境内。

'10'翰林学士李德裕,吉甫之子也,以中书舍人李宗闵尝对策讥切其父,恨之。宗闵又与翰林学士元稹争进取有隙。右补阙杨汝士与礼部侍郎钱徽掌贡举,西川节度使段文昌、翰林学士李绅各以书属所善进士于徽;及榜出,文昌、绅所属皆不预,及第者,郑朗,覃之弟;裴撰,度之子;苏巢,宗闵之婿;杨殷士,汝士之弟也。

'10'翰林学士李德裕是李吉甫的儿子,鉴于中书舍人李宗闵曾经在元和三年科举考试的对策中讽刺他的父亲,十分痛恨。李宗闵又与翰林学士元稹争官,二人产生矛盾。这一年,右补阙杨汝士和礼部侍郎钱徽二人主持进士考试。西川节度使段文昌、翰林学士李绅分别给钱徽写信,推荐自己所亲近的考生。等到放榜后,文昌和李绅所推荐的考生都落选了,中榜的进士当中:郑朗中郑覃的弟弟;裴撰是裴度的儿子;苏巢是李宗闵的女婿;杨殷士是杨汝士的弟弟。

文昌言于上曰:“今岁礼部殊不公,所取进士皆子弟无艺,以关节得这。”上以问诸学士,德裕、稹、绅皆曰:“诚如文昌言。”上乃命中书舍人王起等覆试。夏,四月,丁丑,诏黜朗等十人,贬徽江州刺史,宗闵剑州刺史,汝士开江令。

段文昌对唐穆宗说:“今年,礼部考试很不公正,所录取的进士都是朝廷公卿大臣的子弟,没有才能,靠行贿和托人情才考中的。”穆宗将段文昌所说的情况问翰林诸位学士,李德裕、元稹、李绅都异口同说:“确实像文昌说的那样。”于是,穆宗命中书舍人王起等人复试。夏季,四月,丁丑(十一日),下诏废除郑朗等十个进士,贬钱徽为江州刺史;李宗闵为剑州刺史,杨汝士为开江令。

或劝徽奏文昌、绅属书,上必悟,徽曰:“苟无愧心,得丧一致,奈何奏人私书,岂士君子所为邪!”取而焚之,时人多之。绅,敬玄之曾孙;起,播之弟也。自是德裕、宗闵各分朋党,更相倾轧,垂四十年。

有人劝钱徽向朝廷揭发段文昌、李绅曾写信为自己的亲友请托,认为这样的话,皇上必定会明白是非曲直,收回诏书。钱徽说:“如果我问心无愧,无论升官还是贬官,都无所谓,为什么要去揭发人家的私人信件?这难道是士大夫和君子所应当干的事吗?”说完,就把段文昌和李绅的信拿出来烧了,当时的人都称赞他有君子的风度。李绅是唐高宗时宰相李敬玄的曾孙;王起是王播的弟弟。从此以后,李德裕和李宗闵二人各分为朋党,相互倾轧,近四十年。

'11'丙戌,册回鹘嗣君为登羽录没密施句主毗伽崇德可汗。

'11'丙戌(二十日),唐穆宗册命回鹘国的新任君主为登羽录没密施句主毗伽崇德可汗。

'12'五月,丙申朔,回鹘遣都督、宰相等五百余人来逆公主。

'12'五月,丙申朔(初一),回鹘国派遣都督、宰相五百人来唐迎接公主。

'13'壬子,盐铁使王播奏:约榷茶额,每百钱加税五十。右拾遗李珏等上疏,以为:“榷茶近起贞元多事之际,今天下元虞,所宜宽横敛之目;而更增之,百姓何时当得息肩!”不从。

'13'壬子(十七日),盐铁使王播上奏:国家茶叶专卖的税收数额,大约每一百文可加税钱五十文。右拾遗李珏等人上疏,认为:“茶叶专卖始于贞元年间朝廷多难的时期,现在,天下太平,应当减少横征暴敛的赋税数量,却反而增加,那么,百姓什么时候才能减轻负担呢?”穆宗不听。

'14'丙辰,建王恪薨。

'14'丙辰(二十一日),建王李恪去世。

'15'癸亥,以太和长公主嫁回鹘。公主,上之妹也。吐蕃闻唐与回鹘婚,六月,辛未,寇青塞堡;盐州刺史李文悦击却之。戊寅,回鹘奏:“以万骑出北庭,万骑出安西,拒吐蕃以迎公主。”

'15'癸亥(二十八日),唐穆宗命以太和长公主出嫁回鹘国可汗。公主,即穆宗的妹妹。吐蕃国听到唐朝和回鹘国通婚的消息,六月,辛未(初七),出兵侵犯青寨堡,盐州刺史李文悦率兵击退吐蕃兵。戊寅(十四日),回鹘国上奏:“我国已经出动一万名骑兵到北庭,一万名骑兵到安西,抵抗吐蕃侵扰,以便迎接公主。”

'16'初,刘总奏分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