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6部分 (第1/4页)

样的请求;当时先帝询问过我,我回答说:‘陛下从前做吴国的宰相,民间有卖儿女的,您为了他们拿出府库中的金钱,把人赎出来,归还给他们的父母,因此远近都仰敬而归心于您。现在您即位当皇帝而实行相反的办法,让穷人的子女去为富人做役使,这样合适吗?’先帝以为我说得对,将要治冯延鲁的罪。当时我以为冯延鲁愚蠢,不足以责备他。先帝便把冯延鲁的奏章斜封了,抹了三笔,拿进宫去。请您让人到诸宫中去寻求,必然还在。”齐王让人取出先帝时留在宫中的章奏千余道,都是斜封后一抹的,果然找到冯延鲁的上疏。然而,由于烈祖的遗诏已经施行,也就没有再做改变。

'4'闽富沙王延政称帝于建州,国号大殷,大赦,改元天德。以将乐县为镛州,延平镇为镡州。立皇后张氏。以节度判官潘承为吏部尚书,节度巡官建阳杨思恭为兵部尚书。未几,以承同平章事,思恭迁仆射,录军国事。

'4'闽国富沙王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大殷,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天德。把将乐县改作镛州,延平镇改作镡州。把其妻张氏立为皇后。任用节度判官潘承为吏部尚书,节度巡官建阳人杨思恭为兵部尚书。没有多久,把潘承任为同平章事,杨思恭调任仆射,掌握军国之事。

延政服赭袍视事,然牙参及接邻国使者,犹如藩镇礼。

王延政穿着帝王用的褚袍视事,但牙将参拜以及接见邻国的使者,还是实行藩镇的礼制。

殷国小民贫,军旅不息。杨思恭以善聚敛得幸,增田亩山泽之税,至于鱼盐蔬果,无不倍征,国人谓之“杨剥皮”。

殷国国小民贫,军事活动不停息。杨思恭由于善于聚敛民财而获得宠幸,增收田亩山泽的税赋,乃至于鱼盐蔬果,没有不加倍征收的,闽国人称他为“杨剥皮”。

'5'三月,己卯朔,以中书令赵莹为晋昌节度使兼中书令;以晋昌节度使兼侍中桑维翰为侍中。

'5'三月,己卯朔(初一),后晋朝廷任用中书令赵莹为晋昌节度使兼中书令;任用晋昌节度使兼侍中桑维翰为侍中。

'6'唐元宗即位,大赦,改元保大。秘书郎韩熙载请俟逾年改元,不从。尊从,尊皇后曰皇太后,立妃钟氏为皇后。

'6'南唐元宗李即位,实行大赦,改年号为保大。秘书郎韩熙载请求等过了年后再改元,没有依从。尊崇皇后为皇太后,册立王妃钟氏为皇后。

唐主未听政,冯延己屡入白事,一日至数四。唐主曰:“书记有常职,何为如是其烦也!”

南唐国主李尚未听政视事,冯延己已经屡次入朝陈述政事,一天来几次,国主说:“书记有正常的职守,为什么这样烦琐啊!”

唐主为人谦谨,初即位,不名大臣,数延公卿论政体,李建勋谓人曰:“主上宽仁大度,优于先帝;但性习未定,苟旁无正人,但恐不能守先帝之业耳。”

南唐国主为人谦虚谨慎,初即位,不呼唤大臣的名字,几次邀请公卿议论政治措施,李建勋对人说:“主上宽仁大度,比先帝为好;但是性格和习惯尚未定型,如果没有正派人辅佐,只怕不能守住先帝创立的基业。”

唐主以镇南节度使宋齐丘为太保兼中书令,奉化节度使周宗为侍中。唐主以齐丘、宗先朝勋旧,故顺人望召为相,政事皆自决之。

南唐国主任用镇南节度使宋齐丘为太保兼中书令,奉化节度使周宗为侍中。国主因为宋齐丘、周宗是先朝的功勋旧臣,所以顺从人望召他们为宰相,但政事都由自己作决定。

徙寿王景遂为燕王,宣城王景达为鄂王。

调徙寿王李景遂为燕王,宣城王李景达为鄂王。

初,唐主为齐王,知政事,每有过失,常梦锡常直言规正;始虽忿怼,终以谅直多之。及即位,许以为翰林学士,齐丘之党疾之,坐封驳制书,贬池州判官。池州多迁客,节度使上蔡王彦俦,防制过甚,几不聊生,惟事梦锡如在朝廷。

从前,南唐国主为齐王,知政事,每当有过失时,常梦锡常常率直上言来规劝更正他;开始虽然厌烦,最后总是原谅他直言而称赞他。及至即位称帝,答应让他做翰林学士,宋齐丘的党羽忌恨他,加给他封驳皇帝制书的罪名,贬降为池州判官。池州这个地方在南唐辖境中有较多贬迁的官属,节度使上蔡人王彦俦防备控制他们很严厉,几乎不能维持生活,惟独对待常梦锡仍如他在朝廷时一样。

宋齐丘待陈觉素厚,唐主亦以觉为有才,遂委任之。冯延己、延鲁、魏岑,虽齐邸旧僚,皆依附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