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秦玉国和妻子再加上思蓝,三人商量着大棚不能太大,有个五六米长,三米宽就足够了,反正是试验用的。

找了几个帮忙的,用了两天的时间,将大棚的墙体用泥加上麦秸砌好了。先是砌出六米长、两米高、八十公分厚、东西走向的土墙,然后两头再砌出北头两米、南头一米、长四米的斜面土墙,这样大棚的主体墙面就建好了。

等墙体干了,中间和南边埋上水泥柱子,东西向的拉上四根三毫米的钢筋,再南北向的固定几根粗竹竿,表面覆盖上结实的透明塑料膜,四边拉紧固定,土墙上挖一个供出入的小门。就这样,一个简易的温室大棚建成了。

每天思蓝都在旁边看着,眼见着温室大棚一点点建设完成,心里高兴的同时又充满了许多期待。由于爸爸秦玉国都了解建设程序,所以也不用她一个小孩子指手画脚。

大棚里面的土地已经深翻了一遍,又浇了一遍水,等地温升起来后就可以种植了。十几床稻草帘已经摆放在北墙上面,晚上的时候盖到塑料膜上用于保温。

看着挺简单的事情,没想到竟然用了一周的时间才全部完成,建完了以后,爸爸上班、思蓝上学,奶茶店也已经开门迎客,就等着过几天种植了。

不过,又一个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大棚里种什么好呢?

———————

第38章 种芹菜和西红柿!(求粉红票)

——————

“妈,我出去啦!”周末中午,郑建军吃过饭,跟妈妈招呼一声就要推车出门。开学一周了,每天放学或者周末,他都会去“蓝蓝奶茶店”喝奶茶,仿佛上瘾似的。与刘阿姨和思蓝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作业写完没?”郑建军的妈妈周荣芳在屋里喊道,心里忍不住嘀咕:“这孩子,天天往外跑,也不让人省心。”

“做完啦,我去刘阿姨店里喝奶茶!”郑建军的声音远远的飘来。

自从秦玉国来镇上上班,思蓝家的奶茶店开业后,郑国庆与秦玉国两家便经常走动,关系越来亲密。尤其是郑建军,升上高中后,奶茶店几乎是每天必到,反正是对门嘛。每次都会喝上一杯奶茶,然后在思蓝妈妈的阻拦下扔下一块钱。

“咦?奇怪,怎么没开门?”来到奶茶店门口,看着紧闭的大门和门上的铜锁,郑建军疑惑的想道。

想了一会儿,然后骑上车,出了镇子,飞快的向思蓝家所在的村子驶去。“反正没事,去他们家看看都在忙什么。”

二八大梁的凤凰牌自行车被郑建军骑的飞快,道路两旁光秃秃的树木迅速的向后倒退。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属于超速行驶。

因速度过快,寒风刮得脸颊生疼,郑建军不由得缩紧了脖子,心里不由得想道:“早知道就带个帽子围个围脖了,这春寒倒的!”

心里这么想,脚下的速度却一点也没放慢,几里路没几分钟就到了。上次送思蓝来过一次,路也不陌生,郑建军进了村子,径直向村东头的思蓝家驶去。

“啊?不是吧!家里也没人?”郑建军看到思蓝家也是铁将军把门,心里哀号的想着。

倒霉啊,大冷天的骑车过来,人没在家再骑车回去,这不是遭罪么!郑建军正郁闷的想着,一个清脆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建军哥哥,你怎么来了?”

郑建军猛的回头,看到思蓝浑身是土脏兮兮的站在自己身后,眼睛一亮,立马大声呼喊道:“救星啊!”

……

“建军哥哥,你等我一会儿,玩回家拿个铲子,咱们去大棚,大棚里可暖和了!”思蓝说着,掏出挂在脖子上的钥匙,打开看家门。

郑建军疑惑不解,问道:“什么大棚?很暖和?生炉子了么?”

“你去了就知道了,把自行车放家里吧。”思蓝笑了笑,没有回答郑建军的一连串问题。

郑建军见思蓝没说,便没再问,把自行车推进思蓝家,看她锁上大门后向屋后走去,便连忙跟上。

走了一百多米,思蓝领着郑建军来到一个用篱笆围着的菜园子前。菜园子不大,有小半亩地左右,四周用竹竿做的篱笆围着,只在南边开了一个门,篱笆上爬满了干枯的豆角藤,偶尔见一两个枯白的短小豆角。

菜园的东北和西北角栽种着几株果树,有桃子有苹果和梨,这会儿只有光秃秃的枝桠。刚过完年,还没发芽长叶呢。菜园的中间位置还有一个硕大的葡萄架,只看这葡萄架的范围就知道,等夏天葡萄枝繁叶茂的时候,坐在架子乘凉是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