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部分 (第1/4页)

乎?”备德开目颔之。乃立超为皇太子,大赦。备德寻卒。为十余棺,夜,分出四门,潜出谷。

戊午(十月初一),慕容备德在东阳殿召见群臣,商议册立慕容超为太子。不巧突然间发生地震,文武百官非常惊恐,慕容备德心里也非常不安,于是回宫。这天夜里,他的病情加重,眼睛紧闭,不能说话。段后大声对他说:“现在召中书官进宫写诏书,立慕容超为太子,可以吗?”慕容备德睁开眼睛点了点头。于是,册立慕容超为皇太子,下令大赦。慕容备德很快便去世了。他们制作了十几个相同的棺材,在夜间,分别抬着从四个城门出去,埋在不同的地方,暗地里却把真的棺木秘密葬在山谷之中。

己未,超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太上。尊段后为皇太后,以北地王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慕容法为征南大将军、都督徐·兖·扬·南兖四州诸军事,加慕容镇开府仪同三司,以尚书令封孚为太尉,鞠仲为司空,封嵩为尚书左仆射。癸亥,虚葬备德于东阳陵,谥曰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己未(十月十一日),慕容超登上皇帝位,下令大郝,改年号为太上。尊奉段后为皇太后。任命北地王慕容钟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慕容法为征南大将军并都督徐、兖、扬、南兖四州诸军事,加封慕容镇开府仪同三司,任命尚书令封孚为太尉,鞠仲为司空,封嵩为尚书左仆射。癸亥(十月十五日),表面上把没有慕容备德尸体的空棺葬在东阳陵,并把他追谥为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超引所亲公孙五楼为腹心。备德故大臣北地王钟、段宏等皆不自安,求补外职。超以钟为青州牧,宏为徐州刺史。公孙五楼为武卫将军,领屯骑校尉,内参政事。封孚谏曰:“臣闻亲不处外,羁不处内。钟,国之宗臣,社稷所赖;宏,外戚懿望,百姓具瞻;正应参翼百揆,不宜远镇外方。今钟等出藩,五楼内辅,臣窃未安。”超不从。钟、宏心皆不平,相谓曰:“黄犬之皮,恐终补狐裘也。”五楼闻而恨之。

慕容超把他过去的亲信公孙五楼当做心腹。慕容备德原来的大臣北地王慕容钟、段宏等都在心里感到不安,请求去外地任职。慕容超任命慕容钟为青州牧,任命段宏为徐州刺史。又任命公孙五楼为武卫将军,领屯骑校尉,参与处理国家政事。封孚劝阻说:“臣下我听说,亲人不能排斥到外地,客人却不能让进内室。慕容钟是国家的皇族重臣,政权的倚靠;段宏,在外戚中极负盛名,百姓也都十分景仰。正应该让他们协助并带动文武百官,辅佐陛下,而不应该让他们到很远的外地去镇守。现在,慕容钟等出外守边,公孙五楼却在朝中辅佐,臣下我内心里觉得是不妥的。”慕容超拒不听从。慕容钟、段宏心中都感到愤愤不平,相对着说:“黄狗的皮毛,恐怕终将要补狐皮衣服了。”公孙五楼听说这话之后,怀恨在心。

'18'魏咏之卒,江陵令罗谋举兵袭江陵,奉王慧龙为主。刘裕以并州刺史刘道规为都督荆·宁等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不果发,奉慧龙奔秦。

'18'东晋魏咏之去世,江陵令罗阴谋发动兵变袭击江陵,拥奉王慧龙为盟主。刘裕任命并州刺史刘道规为都督荆、宁等六州诸军事及荆州刺史。罗来不及发动叛乱,只好随同王慧龙逃往后秦。

'19'乞伏乾归伐仇池,为杨盛所败。

'19'后秦归义侯乞伏乾归征伐仇池,被杨盛打败。

西凉公与长史张谋徙都酒泉以逼沮渠蒙逊;以张体顺为建康太守,镇乐涫,以宋繇为敦煌护军,与其子敦煌太守让镇敦煌,遂迁于酒泉。

西凉公李与长史张商议,把都城迁往酒泉,用来对北凉国沮渠蒙逊施加威胁与压力,于是任命张体顺为建康太守,镇守乐涫,任命宋繇为敦煌护军,和他的儿子敦煌太守宋让一起镇守敦煌,于是把都城迁到酒泉。

手令戒诸子,以为:“从政者当审慎赏罚,勿任爱憎,近忠正,远佞谀,勿使左右窃弄威福。毁誉之来,当研核真伪;听讼折狱,必和颜任理,慎勿逆诈忆必,轻加声色。务广咨询,勿自专用。吾莅事五年,虽未能息民,然含垢匿瑕,朝为寇雠,夕委心膂,粗无负于新旧,事任公平,坦然无,初不容怀,有所损益。计近则如不足,经远乃为有余,庶亦无愧前人也。”

李写下一首手谕,告诫他的几个儿子,认为:“从事政务的人应当对奖赏或惩罚非常谨慎,万万不能任凭自己的爱憎,随意而为,接近忠直正派的人,疏远奸佞阿谀的小人,不让自己左右亲近的人暗地里操纵权力,作威作福。别人毁谤或者赞誉你的时候,应当仔细斟酌辩别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