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部分 (第1/4页)

较律献嗷实畚�渖瓯纭R虼耍�笔泵篮玫纳��脊橛诹跞使臁S腥宋蚀髦恋拢�馐鞘裁丛倒剩��担骸靶谭:蜕痛投际腔实鄣娜�Γ�鞒枷碌脑跄艿劣媚兀 碧聘咦谔�秸饣昂螅�芷髦厮�T�欣细救艘�伊跞使斐实菟洗牵�碚伊舜髦恋隆4髦恋禄刮赐昕赐晁洗牵�细救朔⑾终掖砹耍�担骸霸�匆晕�嵌�碌钠蜕洌�故遣欢�碌钠蜕洌】彀阉洗腔刮遥 贝髦恋滦ψ虐阉洗墙换顾�5笔比顺圃匏�歉龉Ы髦液竦娜恕U盼牡笔奔嫒未罄砬洌�舴该翘�邓�娜问讨校�薏煌纯蕖U盼谋�匝纤嗾�保�鞑棵畔蚧实鄢率鑫侍獾纳鲜椋��<右跃勒�蛱岢鲆煲椋�聘咦诤芤揽克��

仪凤元年(丙子、676)

仪凤元年(丙子,公元676年)

'1'春,正月,壬戌,徙翼王轮为相王。

'1'春季,正月,壬戌(二十三日),唐朝改封冀王李轮为相王。

'2'纳州獠反,敕黔州都督发兵讨之。

'2'纳州獠人反叛唐朝,唐高宗命令黔州都督发兵讨伐。

'3'二月,甲戌,徙安东都护府于辽东故城;先是有华人任东官者,悉罢之。徙熊津都督府于建安故城;其百济户口先徙于徐、兖等州者,皆置于建安。

'3'二月,甲戌(初六),唐朝将安东都护府迁至辽东故城;这以前有华人在安东任官的,一律免职。又将熊津都督府迁至建安故城;原先已迁至徐、兖等州居住的百济人,都安置在建安。

'4'天后劝上封中岳;癸未,诏以今冬有事于嵩山。

'4'天后武则天劝唐高宗封中岳嵩山;癸未(十五日),唐高宗下诏说,定于今年冬季封嵩山。

'5'丁亥,上幸汝州之温汤。

'5'丁亥(十九日),唐高宗到达汝州温泉。

'6'三月,癸卯,黄门侍郎来恒、中书侍郎薛元超并同中书门下三品。恒,济之兄;元超,收之子也。

'6'三月,癸卯(初五),黄门侍郎来恒、中书侍郎薛元超都任同中书门下三品。来恒是来济的哥哥;薛元超是薛收的儿子。

'7'甲辰,上还东都。

'7'甲辰(初六),唐高宗返回东都洛阳。

'8'闰月,吐蕃寇鄯、廓、河、芳等州,敕左监门卫中郎将令狐智通发兴、凤等州兵以御之。己卯,诏以吐蕃犯塞,停封中岳。乙酉,以洛州牧周王显为洮州道行军元帅,将工部尚书刘审礼等十二总管,并州大都督相王轮为凉州道行军元帅,将左卫大将军契何力等,以讨吐蕃。二王皆不行。

'8'闰三月,吐蕃侵扰鄯、廓、河、芳等州,唐高宗命令左监门卫中郎将令狐智通征发兴、凤等州的兵士抵御他们。己卯(十一日),唐高宗下诏说,因吐蕃侵犯边塞,停止封中岳嵩山。乙酉(十七日),唐朝任命洛州牧周王李显为洮州道行军元帅,率领工部尚书刘审礼等十二总管;并州大都督相王李轮为凉州道行军元帅,率领左卫大将军契何力等人,讨伐吐蕃。李显、李轮都没有到任。

'9'庚寅,车驾西还。

'9'庚寅(二十二日),唐高宗西返长安。

'10'甲寅,中书侍郎李义琰同中书门下三品。

'10'甲寅(疑误),中书侍郎李义琰同中书门下三品。

'11'戊午,车驾至九成宫。

'11'戊午(疑误),唐高宗到达九成宫。

'12'六月,癸亥,黄门侍郎晋陵高智周同中书门下三品。

'12'六月,癸亥(二十七日),黄门侍郎晋陵人高智周同中书门下三品。

'13'秋,八月,乙未,吐蕃寇叠州。

'13'秋季,八月乙未(疑误),吐蕃侵扰叠州。

'14'壬寅,敕:“桂、广、交、黔等都督府,比来注拟土人,简择未精,自今每四年遣五品已上清正官充使,仍令御史同往注拟。”时人谓之南选。

'14'壬寅(初七),唐高宗命令:“桂、广、交、黔等都督府,近来任命当地人中为官,挑选不当。从现在起,每四年一次,派遣五品以上清正官员充任使者,并令御史一同前往选任官员。”当时人称它为南选。

'15'九月,壬申,大理奏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斫昭陵柏,罪当除名;上特命杀之。大理丞太原狄仁杰奏:“二人罪不当死。”上曰:“善才等斫陵柏,我不杀则为不孝。”仁杰固执不已,上作色,令出,仁杰曰:“犯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