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部分 (第1/4页)

安西都护张玄表侵掠吐蕃北境,吐蕃虽怨而未绝和亲,乃赂鄯州都督杨矩,请河西九曲之地以为公主汤沐邑;矩奏与之。

唐安西都护张玄表侵扰掠夺吐蕃北部边境地区,吐蕃虽然对此极为不满,但却没有中断与唐和亲,于是他们贿赂唐鄯州都督杨矩,请求唐睿宗将河西九曲之地送给吐蕃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杨矩上奏唐睿宗,劝他将河西九曲之地送给吐蕃。

二年(辛亥、711)

二年(辛亥,公元711年)

'1'春,正月,癸丑,突厥可汗默啜遣使请和;许之。

'1'春季,正月,癸丑(初七),突厥可汗默啜派遣使者前来求和,唐睿宗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2'己未,以太仆卿郭元振、中书侍郎张说并同平章事。

'2'己未(十三日),唐睿宗任命太仆卿郭元振、中书侍郎张说二人为同平章事。

'3'以温王重茂为襄王,充集州刺史,遣中郎将将兵五百就防之。

'3'唐睿宗改封温王李重茂为襄王,让他充任集州刺史,并且派遣中郎将率领五百人马驻扎在集州对他加以防范。

'4'乙丑,追立妃刘氏曰肃明皇后,陵曰惠陵;德妃窦氏曰昭成皇后,陵曰靖陵。皆招魂葬于东都城南,立庙京师,号仪坤庙。窦氏,太子之母也。

'4'乙丑(十九日),唐睿宗下诏将妃子刘氏追立为肃明皇后,称她的坟墓为惠陵;将德妃窦氏追立为昭成皇后,称她的坟墓为靖陵。唐睿宗在为这两位妃子招魂之后,将她们安葬在东都洛阳城南,并在京师为她们立庙,称为仪坤庙。窦氏是太子李隆基的生母。

'5'太平公主与益州长史窦怀贞等结为朋党,欲以危太子,使其婿唐邀韦安石至其第,安石固辞不往。上尝密召安石,谓曰:“闻朝廷皆倾心东宫,卿宜察之。”对曰:“陛下安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谋耳。太子有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知,愿陛下无惑谗言。”上瞿然曰:“朕知之矣,卿勿言。”时公主在帘下窃听之,以飞语陷安石,欲收按之,赖郭元振救之,得免。

'5'太平公主同益州长史窦怀贞等结成朋党,想加害于太子李隆基,便指使她的女婿唐邀请韦安石到自己的家中来,韦安石坚决推辞,没有前往。唐睿宗曾经秘密地召见韦安石,对他说:“听说朝廷文武百官全都倾心归附太子,您应当对此多加留意。”韦安石回答说:“陛下从哪里听到这种亡国之言呢!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主意。太子为宗庙社稷立下了大功,而且一向仁慈明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实,希望陛下不要被谗言所迷惑。”唐睿宗听过这话之后十分惊异地说:“朕明白了,您不要再提这件事了。”当时太平公主正在帘子后面偷听他们君臣之间的谈话,事后便散布各种流言蜚语对韦安石横加陷害,想把他逮捕下狱严加审讯,多亏了郭元振的救助才得以幸免。

公主又尝乘辇邀宰相于光范门内,讽以易置东宫,众皆失色,宋抗言曰:“东宫有大功于天下,真宗庙社稷之主,公主柰何忽有此议!”

太平公主还曾乘辇车在光范门内拦住宰相,暗示他们应当改立皇太子,在场的宰相们全都大惊失色。宋大声质问道:“太子为大唐社稷立下了莫大的功劳,是宗庙社稷的主人,公主为什么突然提出这样的建议呢!”

与姚元之密言于上曰:“宋王陛下之元子,豳王高宗之孙,太平公主交构其间,将使东宫不安。请出宋王及豳王皆为刺史,罢岐、薛二王左、右羽林,使为左、右率以事太子。太平公主请与武攸暨皆于东都安置。”上曰:“朕更无兄弟,惟太平一妹,岂可远置东都!诸王惟卿所处。”乃先下制云:“诸王、驸马自今毋得典禁兵,见任者皆改他官。”

宋与姚元之秘密地向唐睿宗进言道:“宋王李成器是陛下的嫡长子,豳王李守礼是高宗皇帝的长孙,太平公主在他俩与太子之间互相构陷,制造事端,将会使得东宫地位不稳。请陛下将宋王和豳王两人外放为刺史;免去岐王李隆范和薛王李隆业所担任的左、右羽林大将军职务,任命他们为太子左、右卫率以事奉太子;将太平公主与武攸暨安置到东都洛阳。”唐睿宗说:“朕现在已没有兄弟了,只有太平公主这一个妹妹,怎么可以将她远远地安置到东都去呢!至于诸王则任凭你们安排。”于是先颁下制命说:“今后诸王、驸马一律不得统率禁军,现在任职的都必须改任其他官职。”

顷之,上谓侍臣曰:“术者言五日中当有急兵入宫,卿等为朕备之。”张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