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部分 (第1/4页)

'8'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屯驻于河内。癸巳(二十一日),北庭兵马使王惟良阴谋叛乱,被李嗣业与裨将荔非元礼讨杀。

'9'安庆绪之北走也,其平原太守王、清河太守宇文宽皆杀其使者来降;庆绪使其将蔡希德、安太清攻拔之,生擒以归,于邺市。凡有谋归者,诛及种、族,乃至部曲、州县、官属,连坐死者甚众。又与其群臣歃血盟于邺南,而人心益离。庆绪闻李嗣业在河内,夏,四月,与蔡希德、崔乾将步骑二万,涉沁水攻之,不胜而还。

'9'安庆绪北逃时,平原太守王与清河太守宇文宽都杀死叛军使者归降了朝廷。安庆绪遂派其部将蔡希德与安太清攻克平原与清河,俘获了王与宇文宽而归,将他们在邺城街市中处以剐刑。安庆绪对于谋求归顺朝廷的部将,一律处死,并株连部落与宗族,以至部曲、州县民众、属官等被连坐而死的甚多。安庆绪又与他的群臣在邺城南歃血结盟,但人心更加不稳,众叛亲离。安庆绪得知李嗣业驻守在河内,夏季,四月,与蔡希德、崔乾率领步、骑兵二万,渡过沁水来攻打河内,没有攻克而率兵返回。

'10'癸卯,以太子少师虢王巨为河南尹,充东京留守。

'10'癸卯(初二),肃宗任命太子少师虢王李巨为河南尹,兼东京留守。

'11'辛卯,新主入太庙,甲寅,上享太庙,遂祀昊天上帝;乙卯,御明凤门,赦天下。

'11'辛卯(疑误),将新神主送入太庙。甲寅(十三日),肃宗祭祀太庙,然后祭祀昊天上帝。乙卯(十四日),肃宗登临明凤门,大赦天下。

'12'五月,壬午,制停采访使,改黜陟使为观察使。

'12'五月壬午(十一日),肃宗下制书取消采访使的官职,改黜陟使为观察使。

'13'张镐性简澹,不事中要,闻史思明请降,上言:“思明凶险,因乱窃位,力强则众附,势夺则人离,彼虽人面,心如野兽,难以德怀,愿勿假以威权。”又言:“滑州防御使许叔冀,狡猾多诈,临难必变,请征入宿卫。”时上以宠纳思明,会中使自范阳及白马来,皆言思明、叔冀忠恳可信,上以镐为不切事机,戊子,罢为荆州防御使;以礼部尚书崔光远为河南节度使。

'13'张镐为人单纯淡泊,不巴结身居要职的宦官,听说史思明请求归降朝廷,上言说:“史思明为人凶恶阴险,借叛乱而得以窃取高位,当力量强大时,部下就依附于他,势力消弱时,人心就会离散,实在是人面兽心,难以用仁德感化他,希望不要给他显要的职位。”又说:“滑州防御使许叔冀,狡猾多诈,在危急时刻必然会背叛朝廷,请陛下把他征入京师,担任警卫。”当时肃宗正宠信史思明,正好有宦官从范阳和白马县回来,都说史思明和许叔冀忠诚可靠,因此肃宗就认为张镐不识事机,戊子(十七日),把张镐贬为荆州防御使,任命礼部尚书崔光远为河南节度使。

'14'张后生兴王,才数岁,欲以为嗣,上疑未决,从容谓考功郎中、知制诰李揆曰:“成王长,且有功,朕欲立为太子,卿意何如?”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臣不胜大庆。”上喜曰:“朕意决矣。”庚寅,立成王为皇太子。揆,玄道之玄孙也。

'14'张皇后所生的兴王李,年纪才几岁,张皇后就想要把他立为太子。肃宗犹豫不决,就口气和缓地对考功郎中、知制诰李揆说:“成王李年纪大,并且有战功,我想立他为太子,你看如何?”李揆拜了两拜祝贺说:“这真是国家的大幸,我不胜欢喜。”肃宗高兴地说:“朕绝不再犹豫了。”庚寅(十九日),肃宗立成王李为皇太子。李揆是玄道的玄孙。

'15'乙未,以崔圆为太子少师,李麟为少傅,皆罢政事。上颇好鬼神,太常少卿王专依鬼神以求媚,每议礼仪,多杂以巫祝俚俗。上悦之,以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15'乙未(二十四日),肃宗任命崔圆为太子少师,李麟为太子少傅,都罢免他们的政事。肃宗迷信鬼神,所以太常少卿王专门以鬼神之事来取悦肃宗,每当议论礼仪时,王就常常夹杂一些巫术和俚俗。肃宗很喜欢王,于是就任命他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16'赠故常山太守颜杲卿太子太保,谥曰忠节,以其子威明为太仆丞。杲卿之死也,杨国忠用张通幽之谮,竟无褒赠。上在凤翔,颜真卿为御史大夫,泣诉于上,上乃出通幽为普安太守,具奏其状于上皇,上皇杖杀通幽。杲卿子泉明为王承业所留,因寓居寿阳,为史思明所虏,裹以牛革,送于范阳,会安庆绪初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