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7部分 (第1/4页)

'21'夏州牙内指挥使拓跋崇斌谋作乱,绥州刺史李彝敏将助之,事觉;辛未,彝敏弃州,与其弟彝俊等五人奔延州。

'21'夏州牙内指挥使拓跋崇斌企图造反,绥州刺史李彝敏准备帮助他,事情被后晋朝廷发觉;辛未(二十五日),李彝敏放弃了绥州,与他的弟弟李彝俊等五人逃奔延州。

'22'九月,尊帝母秦国夫人安氏为皇太妃。妃,代北人也。帝事太后、太妃甚谨,待诸弟亦友爱。

'22'九月,后晋出帝石重贵尊他的生母秦国夫人安氏为皇太妃。安太妃是代北人。出帝侍奉太后、太妃很恭谨,对待几个弟弟也友爱。

'23'初,河阳牙将乔荣从赵延寿入契丹,契丹以为回图使,往来贩易于晋,置邸大梁。及契丹与晋有隙,景延广说帝囚荣于狱,悉取邸中之货。凡契丹之人贩易在晋境者,皆杀之,夺其货。大臣皆言契丹有大功,不可负。戊子,释荣,慰赐而归之。

'23'过去,河阳牙将乔荣,跟随赵延寿投归契丹,契丹任命他为回图使,在契丹和晋境之间往来贩卖贸易,在后晋京都大梁设置了官邸。待到契丹同晋国有了嫌隙时,景延广说服出帝把乔荣囚拘在牢狱里,把他府邸中的财宝都夺取过来。凡是契丹的人在晋国境内贩卖贸易者,都杀了,夺取其财货。晋国的大臣都上言说契丹有过大功,不能辜负。戊子(十三日),释放了乔荣,慰问并赏赐他,让他归返契丹。

荣辞延广,延广大言曰:“归语而主,先帝为北朝所立,故称臣奉表。今上乃中国所立,所以降志于北朝者,正以不敢忘先帝盟约故耳。为邻称孙,足矣,无称臣之理。北朝皇帝勿信赵延寿诳诱,轻侮中国。中国士马,尔所目睹。翁怒则来战,孙有十万横磨剑,足以相待。他日为孙所败,取笑天下,毋悔也!”荣自以亡失货财,恐归获罪,且欲为异时据验,乃曰:“公所言颇多,惧有遗忘,愿记之纸墨。”延广命吏书其语以授之,荣具以白契丹主。契丹主大怒,入寇之志始决。晋使如契丹,皆絷之幽州,不得见。

乔荣向景延广告辞,景延广说大话:“回去告诉你的主子,先帝高祖是北朝所扶立,所以向你们称臣上表章。现在的皇帝乃是中原自己所立,之所以还向北朝降低身份,正是因为不敢忘记先帝同北朝做过盟约的缘故。作为邦自称为孙,已经足够了,没有再向北朝称臣的道理。北朝的皇帝不要听信赵延寿的诱骗,轻慢欺侮中原。中原的兵将马队,是你亲眼看到的。祖翁如果发怒来侵犯,孙儿有十万横磨凌厉的剑,足以用来相待。以后如果被孙儿打败,被天下人取笑,可不要后悔呀!”乔荣自己认为丢掉了货物和钱财,怕归来获罪,并且想替今后取得证据,就说:“您说的内容太多,怕遗忘了说不全,希望把您讲的话用纸墨记录下来。”景延广便让属吏记下他的话交给乔荣,乔荣就拿着证据把情况都告诉了契丹主。契丹主耶律德光大怒,向中原发动进攻的心志便决定下来。晋国使者来到契丹,都被执系在幽州,不能见到契丹主。

桑维翰屡请逊辞以谢契丹,每为延广所沮。帝以延广有定策功,故宠冠群臣;又总宿卫兵,故大臣莫能与之争。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知延广必致寇,而畏其方用事,不敢言,但益募兵,奏置兴捷、武节等十余军以备契丹。

桑维翰屡次请求用谦逊的语言向契丹道歉,往往被景延广所阻拦。出帝因为景延广有扶立他继位的功绩,所以恩宠比群臣都高;又总管宫廷宿卫将士,因此朝中大臣不敢同他争论。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知道景延广必然要造反,但是怕景延广正在当权用事,不敢上言,只是更加募集兵丁,奏请设置兴捷、武节等十多个军,用以防备契丹。

'24'甲午,定难节度使李彝殷奏李彝敏作乱之状,诏执彝敏送夏州,斩之。

'24'甲午(十九日),后晋定难节度使李彝殷奏报绥州刺史李彝敏作乱的情况,出帝下诏,拘执李彝敏押送夏州,把他杀了。

'25'冬,十月,戊申,立吴国夫人冯氏为皇后。

'25'冬季,十月,戊申(初三),后晋出帝册立吴国夫人冯氏为皇后。

初,高祖爱少弟重胤,养以为子;及留守邺都,娶副留安喜冯女为其妇。重胤早卒,冯夫人寡居,有美色,帝见而悦之;高祖崩,梓宫在殡,帝遂纳之。群臣皆贺,帝谓冯道等曰:“皇太后之命,与卿等不任大庆。”群臣出,帝与夫人酣饮,过梓宫前,而告曰:“皇太后之命,与先帝不任大庆。”左右失笑,帝亦自笑,顾谓左右曰:“我今日作新婿,何如?”夫人与左右皆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