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部分 (第1/4页)

'1'春季,正月,癸未(初四),唐玄宗将契丹松漠王李邵固改立为广化王,将奚族饶乐王李鲁苏改立为奉诚王;封自己姐妹的女儿陈氏为东华公主,嫁给李邵固为妻,封中宗之女成安公主的女儿韦氏为东光公主,嫁给李鲁苏为妻。

'2'张说奏:“今之五礼,贞观、显庆两曾修纂,前后颇有不同,其中或未折衷。望与学士等讨论古今,删改施行。”制从之。

'2'张说奏道:“如今的五礼,经过贞观、显庆年间两次编撰修改,前后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有些尚有所偏颇。希望允许我和学士等人对古今的礼仪进行讨论研究,酌情对五礼作适当的增删修改,然后颂布施行。”唐玄宗采纳了张说的建议。

'3'邕州封陵獠梁大海等据宾、横州反;二月,己酉,遣内侍杨思勖发兵讨之。

'3'邕州封陵县獠人梁大海等人占据宾州和横州造反。二月,己酉(疑误),唐玄宗派内侍杨思勖调兵前去讨伐。

'4'上召河南尹崔隐甫,欲用之,中书令张说薄其无文,奏拟金吾大将军;前殿中监崔日知素与说善,说荐为御史大夫;上不从。丙辰,以日知为左羽林大将军,丁巳,以隐甫为御史大夫。隐甫由是与说有隙。

'4'唐玄宗召见河南尹崔隐甫,准备重用他。中书令张说鄙薄崔隐甫没有文采,就向唐玄宗提议让他当金吾大将军;前殿中监崔日知一向与张说关系好,张说就举荐他当御史大夫。但唐玄宗没有听从张说的建议。丙辰(初七),唐玄宗任命崔日知为左羽林大将军;丁巳(初八),任命崔隐甫为御史大夫。崔隐甫从此与张说有了矛盾。

说有才智而好贿,百官白事有不合者,好面折之,至于叱骂。恶御史中丞宇文融之为人,且患其权重,融所建白,多抑之。中书舍人张九龄言于说曰:“宇文融承恩用事,辩给多权数,不可不备。”说曰:“鼠辈何能为!”夏,四月,壬子,隐甫、融及御史中丞李林甫共奏弹说“引术士占星,徇私僭侈,受纳贿赂。”敕源乾曜及刑部尚书韦抗、大理少卿明与隐甫等同于御史台鞫之。林甫,叔良之曾孙;抗,安石之从父兄子也。

张说很有才学智谋,但贪财,百官陈述事情有不符合他心意的地方,他喜欢当面驳斥,甚至大声呵斥谩骂。他厌恶御史中丞宇文融的为人,而且还担心宇文融的权力上升,因此对宇文融所提出的建议,大多加以压制。中书舍人张九龄对张说说:“宇文融蒙受恩宠掌握大权,又能言善辩,很会耍弄权术,您对他不能不有所防备。”张说轻蔑地说:“鼠辈能有什么作为!”夏季,四月,壬子(初四),崔隐甫、宇文融和御史中丞李林甫一起向唐玄宗上书,弹劾张说:“请来术士观星象以测吉凶,还徇私舞弊,收受贿赂,过份奢侈”。唐玄宗命令源乾曜和刑部尚书韦抗、大理少卿明与崔隐甫等人一起在御史台审讯张说。李林甫是李叔良的曾孙,韦抗是韦安石堂兄的儿子。

丁巳,以户部侍郎李元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元以清俭著,故上用为相。

丁巳(初九),唐玄宗任命户部侍郎李元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元一向以清廉俭朴著称,因此唐玄宗任用他当宰相。

'5'源乾曜等鞫张说,事颇有状,上使高力士视说,力士还奏:“说蓬首垢面,席藁,食以瓦器,惶惧待罪。”上意怜之。力士因言说有功于国,上以为然。庚申,但罢说中书令,余如故。

'5'源乾曜等人审问张说,事情颇有眉目。唐玄宗派高力士探视张说,高力士回来对唐玄宗说:“张说头发散乱,满脸污垢,坐卧在稻草垫子上,用瓦盆吃饭,惊慌恐惧地等候处分。”唐玄宗心里很怜悯张说。高力士趁机说张说对国家有过功劳,唐玄宗认为他讲得很对。庚申(十二日),唐玄宗只罢免了张说的中书令职务,其余的官职不变。

'6'丁卯,太子太傅岐王范薨,赠谥惠文太子。上为之撤膳累旬,百官上表固请,然后复常。

'6'丁卯(十九日),太子太傅岐王李范去世,唐玄宗赠给他惠文太子的谥号。由于李范去世,唐玄宗连续撤去御膳几十天,百官上书再三恳求,才恢复常规。

'7'丁亥,太原尹张孝嵩奏,“有李子峤者,自称皇子,云生于潞州,母曰赵妃。”上命杖杀之。

'7'丁亥(初十),太原尹张孝嵩向唐玄宗上书说:“有个叫李子峤的人,自称是皇子,说生在潞州,母亲叫赵妃。”唐玄宗命令张孝嵩用杖刑将此人打死。

'8'辛丑,于定、恒、莫、易、沧五州置军以备突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