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4部分 (第1/4页)

'29'当初朔方节度使韩洙死后,他的弟弟韩澄被任命为留后。不久,定远军使李匡宾聚众占据了保静镇发动叛乱,朔方地区很不安定。冬季,十月,丁酉(初二),韩澄派遣使者带着绢表请求朝廷任命主将。

前磁州刺史康福,善胡语,上退朝,多召入便殿,访以时事,福以胡语对;安重诲恶之,常戒之曰:“康福,汝但妄奏事,会当斩汝!”福惧,求外补。重诲以灵州深入胡境,为帅者多遇害,戊戌,以福为朔方、河西节度使。福见上,涕泣辞之;上命重诲为福更他镇,重诲曰:“福自刺史无功建节,尚复何求!且成命已行,难以复改。上不得已,谓福曰:”重诲不肯,非朕意也。“福辞行,上遣将军牛知柔、河中都指挥使卫审等将兵万人卫送之。审,徐州人也。

原来的磁州刺史康福,精通胡语,后唐帝退朝后,经常把他叫进便殿,谘询当时的一些事情,康福用胡语回答后唐帝的提问。安重诲讨厌他这样做,经常告诫说:“康福,你竟敢胡乱奏事,应该杀掉你!”康福听了很害怕,请求补缺放外任。安重诲认为灵州深入胡境,在那里当统帅的人多数被杀害,戊戌(初三),任命康福为朔方、河西节度使。康福见到后唐帝,痛哭流涕地想辞去这个职务。后唐帝命令安重诲为康福调换到其他镇去,安重诲说:“康福没有功劳,从刺史升到节度使,无功而建节钺还有什么可再求的?况且命令已经下发,难以再更改。”后唐帝不得已,对康福说:“安重诲不肯更改,这并不是朕的意思。”康福告辞出发了,后唐帝派遣将军牛知柔、河中都指挥使卫审等率领一万多士卒护送他去。卫审是徐州人。

'30'辛亥,割阆、果二州置保宁军,壬子,以内客省使李仁矩为节度使。

'30'辛亥(十六日),分出阆、果二州来建置了保宁军。壬子(十七日),任命内客省使李仁矩为节度使。

先是,西川常发刍粮馈峡路,孟知祥辞以本道兵自多,难以奉他镇,诏不许,屡督之;甲寅,知祥奏称财力乏,不奉诏。

在此之前,西川经常调拨一些粮草送给峡路,孟知祥推辞说因为本道兵多,难以供奉别的藩镇,后唐帝下诏不允许不调拨,而且曾多次催促他。甲寅(十九日),孟知祥上奏说因财力不足,不执行诏令。

'31'吴诸道副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兼侍中徐知询自以握兵据上流,意轻徐知诰,数与知诰争权,内相猜忌,知诰患之;内枢密使王令谋曰:“公辅政日久,挟天子以令境内,谁敢不从!知询年少,恩信未洽于人,无能为也。”知询待诸弟薄,诸弟皆怨之。徐知知询不可辅,反持其短以附知诰。吴越王遗知询金玉鞍勒、器皿,皆饰以龙凤;知询不以为嫌,乘用之。知询典客周廷望说知询曰:“公诚能捐宝货以结朝中勋旧,使皆归心于公,则彼谁与处!”知询从之,使廷望如江都谕意。廷望与知诰亲吏周宗善,密输款于知诰,亦以知诰阴谋告知询。知询召知诰诣金陵除父温丧,知诰称吴主之命不许,周宗谓廷望曰:“人言侍中有不臣七事,宜亟入谢!”廷望还,以告知询。十一月,知询入朝,知诰留知询为统军,领镇海节度使,遣右雄武都指挥使柯厚征金陵兵还江都,知诰自是始专吴政。知询责知诰曰:“先王违世,兄为人子,初不临丧,可乎?”知诰曰:“尔挺剑待我,我何敢往!尔为人臣,畜乘舆服御物,亦可乎?”知询又以廷望所言诘知诰,知诰曰:“以尔所为告我者,亦廷望也”。遂斩廷望。

'31'吴国诸道副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兼侍中徐知询自以为手握兵权而且占据在上游,心中很轻视徐知诰,曾多次和徐知诰争权夺利,在内部互相猜忌,徐知诰很担心他。内枢密使王令谋对徐知诰说:“你辅佐皇上时间已经很长,挟天子以令境内,谁敢不服从!徐知询年轻,他的信义和恩德还没有润泽众人,办不了什么大事。”徐知询对待各个弟弟也很刻薄,他的弟弟们也怨恨他。徐知道徐知询不可辅佐,掌握着他的短处以归附徐知诰。吴越王钱送给徐知询用金玉制作的马鞍、马勒、器皿,都装饰上龙凤。徐知询不知道由此会引起嫌疑,竟乘用这些东西。掌握礼仪事务的官吏周廷望劝徐知询说:“你如果能真心诚意把这些宝货捐献出来来交结朝中有功劳的勋旧大臣,使他们都和你同心同意,还有谁和徐知诰在一起呢?”徐知询听从了他的意见。并派周廷望去江都说明他的意思。周廷望和徐知诰的亲信官吏周宗很好,偷偷向徐知诰表达诚心,同时也将徐知诰的阴谋告诉了徐知询。徐知询叫徐知诰到金陵解除为父亲徐温治丧的丧服,徐知诰回告他说吴主下令不允许,周宗对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