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李云龙劫军火 (第1/2页)

这事得从太原决战说起,鬼子退走,晋东、太岳一般打一边占县城。重点是临汾、运城平原地带。老西呢也顺手占了不少,这人在晋地还是很有威望的,修铁路,搞工业。至于军官全是定襄人,朱元璋的老底不也全是淮西人吗? 太原会战失利之后,被压缩的很难受,手上只有7个完整县,破破碎碎的地盘大概也辐射到15个县,别看占着县城,老西的指挥所还是蛮有名气的,叫克难坡,那里本来只有6户人家。 之后两年一直修窑洞(自带防空),到后期能容纳两万余人,号称小太原,倒是没有退出晋地地界。搞出来“兵农合一”,兵力也维持在了他能维持的极限。 正好,袁飞这里大胜,老西也是抓住机会,搞起了大反攻,抢占了许多地盘,所到之处,皆有支持者开门引路,短短半月,借着这股大势。 在地域上占据了20几个县,但县城,很多却在八路手上,势力范围和八路、鬼子都有接壤,俨然在晋西已经大部控制在其中。 和运城、临汾、太原、忻口这一条平原带都有接壤,甚至在太原盆地南部的一个县城站住了脚跟。(可以参考当年鬼子投降,晋绥军几乎接管所有主要城市,三支鸡蛋上跳舞的人,能力还是说的过去的,筱冢想着,撤是肯定的,把城让给老西总比让给老共好) 按照袁飞的估计,这个地盘大小,脱产军人,能够供养7万余人,兵农合一的搞法,15-20万都有可能。 尤其和太岳区的防区接壤甚多,有许多飞地。双方犬牙交错,尤其是一次走火之后,小规模交火甚是频繁。 但双方都很克制,目前阶段,老西对鬼子也是白嫖为主,大的方向上算是有共识,没有大规模冲突。 事情的变化,得从老李这玩意闲不住说起,上回一战,意犹未尽,实在闲不住,又不能真指着袁飞说教,不然也该有个“大炮”的外号。 安排部队换防,把独立支队调到了晋西一带。本身袁飞也是参考了当年和楚云飞部交手出手果决,就派了他。 没想到啊,这小子真不干人事,主要还是对人员安排不满,新组建的9、10两个支队,都是其他军区过来的,本身也是名将级别,和袁飞潘磊这些人本身就认识。能力上,没有任何问题。 不仅人来了,娘家还各配了2-3个团的陪嫁,人数都在6千左右,老兵比例很高。这两个部队,都按照丁伟第二支队的标准建设,也就是辖四团。 实际力量相当于加强师,兵力在1.7万左右,由三个这种师组成的纵队,配上其他部队兵力在5-6万,这都能算一个超级加强军,颇有四野当年入关的味道了,后者是少见的四师制。 这个编制袁飞也觉得难受,又是两主力一补充,也有三团制,更有四团制,但当下也不能马上改。 但是呢,有个问题,没有那么多人把这两个支队凑成四团支队,人从哪里来,不知不觉,就有干部把目光瞄准了老李,这个三团野战支队的独苗。 大家都是2+1,老丁那个是野战主力,一个支队从两个师团点包围圈中全身而退点存在,凭什么你3个主力团,在袁飞的协调下,最后倒是没有从这里发展人员。 这老李,憋着一肚子气,不是缺人吗,我可以帮忙想办法啊,不要老盯着我这仨核桃俩枣。 正好,鬼子给老西送了礼物,一万多条枪,还有炮,诚意满满的礼物。问题就是这个运送路径,有那么一段,离独立支队某部只有24公里。 于是附近的土匪先是被李云龙一顿清剿,然后,鬼子两个大队押送的枪,硬是被“走投无路”的土匪给抢了。 还甩下一个“娄烦大帅,黑段缠目程天王”的大名。 问题在于,拿捏鬼子心理到位,老西那边收到了要送礼的消息,但是没有明确表态,反正路就那么几条,你要送就得从那几条路走。 你正常走过来我就能收到。 鬼子在离独立支队近的那一段非常谨慎,哨兵派出去十几公里,甚至给哨兵小分队临时发了电台。 都进入的老西的地盘了,远处山上下来一堆“土匪”前面的倒是都是土匪打扮,就是从这个望远镜看过去啊,山上没有动的人,穿的都是晋绥军的衣服。 而且很有意思,这个冲锋,是从几里外开始冲的,明显不是正常埋伏打法。 “哟西,还是华夏人套路多,这种收礼方式我第一次见,不错不错,学到了,大家都不为难。” “大队长,他们没有开枪,拿的都是刀子,我们要开火吗?” “可以走...不对,请示一下司令官!” ... 筱冢义男自然是认识阎老西的,都是陆士毕业,年份差不多,多少也见过面。(20-25左右上的军校,相当于本科,陆大类似于硕博了,毕业高低也是个少佐,本身学员级别就高) (但是在学长、学弟这个关系上,查了许多都没有查清楚,老西是04年去的,但是资料上是06年的陆士新4期,筱冢是05年17期,冈村、坂垣、土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